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楼梦,斑管见曾描。
想界丝阑防屈曲,约摹琴谱写勾挑。
不道有人瞧。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楼阁中,我做了一个梦,曾看到斑纹的管乐器被描绘。
我想用细丝的栏杆来防止曲折,约定用琴谱来写下那些勾挑的音符。
没想到还有人会看见这一切。
注释:
- 春楼梦:春天的楼阁中做梦,暗示春天的生机与梦境的美好。
- 斑管:指有花纹的乐器,象征音乐的美妙。
- 界丝阑:用细丝编织的栏杆,象征着界限与保护。
- 屈曲:弯曲,暗指情感的复杂与纠结。
- 约摹琴谱:约定描绘琴谱,象征着创作与交流。
- 勾挑:描绘音乐的技巧,表示艺术的细腻。
- 不道有人瞧:意外有人在旁观看,暗示内心的秘密被揭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庆熹,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现闻名。其作品常涉及自然、音乐和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代,社会环境中,文人雅士们常聚集于春日楼阁,吟诗作对,交流情感和艺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楼梦”的描绘,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梦境的美好。开篇的“春楼梦”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梦境与现实交织,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接下来的“斑管见曾描”,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深邃的艺术美感,令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想界丝阑防屈曲”一语,表现出诗人对情感的细腻把握,细丝的栏杆象征着对情感的保护与界限,而“约摹琴谱写勾挑”则透露出一种对创作的期待与渴望。诗人希望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绪,这种艺术追求显得尤为真挚。
最后一句“不道有人瞧”则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意外与幽默,似乎在表达一种对隐私的无奈与对外界关注的反思。这种对内心世界与外在观察的对比,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使整首诗在端庄中透出一丝轻快。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楼梦”:诗人以春天的楼阁作为梦境的背景,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生机盎然的氛围。
- “斑管见曾描”:通过斑纹的乐器,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向往。
- “想界丝阑防屈曲”:表达了对情感的保护与界限设定。
- “约摹琴谱写勾挑”:暗示创作与交流的美好愿望。
- “不道有人瞧”:意外的观察者暗示着隐私被窥视的幽默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楼与梦境结合,表现美好与温暖。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情感被赋予了生命,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内心情感与外在观察之间的思考,构成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情感网络。
意象分析:
- 春楼: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斑管:音乐与艺术的象征,体现文人的情操。
- 丝阑:界限与保护,表达对情感的细腻把握。
- 琴谱:创作与交流的工具,象征着艺术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斑管”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有花纹的乐器
- C. 一种建筑
- D. 一种食物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对他人关注的无奈
- B. 对春天的赞美
- C. 对音乐的热爱
- D. 对梦境的怀念
-
“界丝阑”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保护与界限
- B. 春天的生机
- C. 音乐的优美
- D. 诗人的隐私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诗词对比:
- 比较赵庆熹的《忆江南 其九》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音乐与春天的结合,而后者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