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和樊山,次韵》
时间: 2025-01-11 15:57: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而放颠,相逢又得,北来孝穆。回黄转绿。春在城南杜曲。问瑶光何时散花,听檀槽有人似玉。信天然丽质,瞥然得睹。慰此茕独。自怜阳五。尚游戏人间,意行无触。吴笺十幅。输与伊人空谷。笑虞山高哦绛云,诗成只有如是读。尽閒情,待续子夜曲。与君秉烛。
白话文翻译
年老而仍然放荡不羁,偶然相逢,正好从北方归来,回头看那春天的颜色变得黄绿交错。春天在城南的杜曲中绽放。问瑶光何时散落花瓣,听那檀槽中有人仿佛如玉般的清音。相信天然的美丽,偶然瞥见,心中得到慰藉。自怜阳春五日,依然在尘世中游戏,意志却无所触动。十幅吴地的书信,寄给那在空谷中的伊人。笑看虞山巍峨,云彩如绛,诗成时只有这样读。尽情享受这闲情,期待续写子夜的曲子,与君共举烛光。
注释
- 老而放颠:年老却仍然放荡不羁。
- 孝穆:指孝顺的穆皇后,可能是指皇室或历史人物。
- 回黄转绿:春天的颜色正在变化,从黄色转为绿色。
- 瑶光:指美好而亮丽的景物或人。
- 檀槽:指一种乐器,发出如玉般的音色。
- 吴笺:指吴地的书信,通常用来表达情感。
- 虞山:地名,象征高远和美丽。
- 子夜曲:指夜晚的乐曲,象征着深情的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奭良,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日,诗人可能经历了一段人生的沉浮,在与友人相聚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开头的“老而放颠”显得洒脱,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如“回黄转绿”,诗人传达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接下来的“问瑶光何时散花”,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诗中还提到“信天然丽质”,强调自然之美,诗人似乎在这一刻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在与友人共赏美景的同时,诗人用“与君秉烛”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温暖和亲密的情感。整首诗在闲适的氛围中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清代诗人特有的内心世界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而放颠:年纪虽大,但仍然保持着一种放浪不羁的个性。
- 相逢又得,北来孝穆:遇见老友,正好从北方归来,暗示着缘分的珍贵。
- 回黄转绿:春天的颜色变化,象征生命的轮回与变化。
- 问瑶光何时散花:询问美丽的事物何时会凋零,引发对美好时光的思考。
- 慰此茕独:在孤独中找到慰藉,反映出内心的孤独感。
- 尚游戏人间,意行无触:在世间游玩,内心却没有受到外物的影响,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 吴笺十幅:寄信给远方的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 笑虞山高哦绛云: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 尽闲情,待续子夜曲:期待与友人继续交流,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檀槽中有人似玉”比作美人,生动形象。
- 对仗:如“春在城南杜曲”与“问瑶光何时散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生命的象征,代表希望和新生。
- 瑶光:美好的事物,象征着纯洁与美丽。
- 吴笺:传递情感的媒介,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虞山:高远的象征,代表超脱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A. 瑶光
- B. 春
- C. 吴笺
- D. 虞山
-
“老而放颠”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愤世嫉俗
- B. 放荡不羁
- C. 忧伤沉重
- D. 安静守旧
-
本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 A. 讨论人生的苦涩
- B. 赞美自然与友谊
- C. 追忆历史人物
- D. 反映社会问题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对比奭良的《月下笛》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显豪放,奭良则显得细腻柔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