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满子 湖州寄南守冯当世》

时间: 2025-01-26 03:10:42

见说岷峨悽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见说岷峨悽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白话文翻译:

听说岷峨山的风景凄清,立刻又听说江汉一带已恢复清澈。但是感觉到秋天来临的时候,归家的梦却格外美好,西南方也有长城的所在。东边的府邸里人数最少,西边的山脉初步平定了八国之乱。不要辜负花溪的美景纵情游玩,何必在药市中微微行走。试问在酒家门口的人是否还在,空留这一地的美名。唱着子渊的新曲,想必是特别含情的。

注释:

  • 岷峨:指岷山,位于四川省,风景秀丽。
  • 江汉:指长江和汉江,古称江汉。
  • 长城:这里可能是指西南的险要地势。
  • 东府:指东边的官府。
  • 花溪:指美丽的溪流,寓意游玩的乐趣。
  • 药市:指市场,可能指代商业活动。
  • 当垆:指卖酒的酒家,形象地描绘出酒家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至湖州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情,反映出他在逆境中仍然保持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开头就展现了苏轼对于山水的细腻观察,岷峨的“悽怆”与江汉的“澄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诗人通过对秋日归梦的描绘,传达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西南的长城不仅是地理的象征,也代表着勇气与坚韧。

诗中提到的东府与西山,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对时局的敏感,表现了他对社会的思考。最后两句则是对酒家生活的描写,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情味。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意象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见说岷峨悽怆:听说岷峨的景色凄凉,暗示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与内心的情绪。
  2. 旋闻江汉澄清:紧接着又听说江汉水清,形成对比,反映出世事的变化。
  3. 但觉秋来归梦好:秋天的到来使得归家的梦显得格外美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4. 西南自有长城:西南的壮丽景色与长城相连,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5. 东府三人最少:提到东边的府邸,暗示朋友的稀少,体现孤独感。
  6. 西山八国初平:西山的八国初平,反映时代的变迁与安定。
  7. 莫负花溪纵赏:劝诫自己和朋友不要辜负美好的风景,尽情享受。
  8. 何妨药市微行:即使在市场中闲逛,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9. 试问当垆人在否:询问酒家的酒保,体现了人际交往的温暖。
  10. 空教是处闻名:空留美名,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
  11. 唱著子渊新曲:提到唱子渊的新曲,暗示了对音乐的热爱与情感的寄托。
  12. 应须分外含情:音乐中自应更加情深意重,传达了对情感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如“岷峨悽怆”与“江汉澄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层次感。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心境相结合,丰富了诗意。
  • 拟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其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家乡的思念、对朋友的关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反映出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岷峨: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内心的凄凉。
  • 江汉:象征清澈与安宁。
  • 长城:象征坚韧与希望。
  • 花溪: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乐趣。
  • 药市:象征市井生活的平常与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岷峨”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四川
    • B. 湖州
    • C. 长江
    • D. 西南
  2. 诗中提到的“东府三人最少”指的是?

    • A. 朋友
    • B. 家人
    • C. 官员
    • D. 游客
  3. 诗中提到的“当垆人”是指什么?

    • A. 卖酒的人
    • B. 钓鱼的人
    • C. 画画的人
    • D. 唱歌的人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河满子》与李白《庐山谣》
    • 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感悟,而李白则偏向于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