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清明日柬步香妹申江》
时间: 2025-04-29 04:38: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梢青 清明日柬步香妹申江
作者: 凌祉媛 〔清代〕
不定阴晴。酿花天气,又届清明。
记得年时,樱桃花下,同听莺声。
而今隔却邮程。数不尽长亭短亭。
望断天涯,斜阳芳草,无限离情。
白话文翻译:
这天气总是阴晴不定,花香四溢,又到了清明时节。
我记得去年,樱桃花下,我们一同听莺鸟的鸣叫。
如今却隔着遥远的邮程,长亭短亭数不胜数。
我望着无边的天涯,斜阳映照下的芳草,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离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定阴晴: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 酿花天气:指春天花香四溢的好天气。
- 樱桃花:春季开花的樱桃树,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莺声:指黄莺的鸣叫声,春天的象征。
- 邮程:指通信或旅行的距离,象征着两人之间的距离。
- 长亭短亭:指道路两旁的亭子,象征分别的场所。
- 斜阳芳草:夕阳西下时,芳草萋萋,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典故解析: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祭祀和扫墓,诗中提到的“清明”正是这一时节,常常引发人们对已故亲人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凌祉媛,清代女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为题材。她的诗风多呈现出女性的柔情与细腻,常常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明节,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在清明时节的思念与离愁汇聚成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远方情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柳梢青》以清明节为背景,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离愁。首句“不定阴晴”便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反映了春天天气的不稳定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情的复杂。接下来通过“樱桃花下,同听莺声”的描绘,重现了与爱人共享的温馨时刻,展现出一种甜美的回忆。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实的距离使得这种甜美变得遥不可及,令人感伤。
“数不尽长亭短亭”的描写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分离感,长亭短亭不仅是空间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那种“望断天涯”的无奈与不舍,借助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思念之情。最后,斜阳下的芳草,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无限离情,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既有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盼,充分展现了女性诗人在感情表达上的细腻与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定阴晴:天气变化无常,暗示心情的不稳定。
- 酿花天气,又届清明:描绘春天的美好,同时引入清明节的氛围。
- 记得年时,樱桃花下,同听莺声:回忆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营造温馨的氛围。
- 而今隔却邮程: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带来感情上的隔阂。
- 数不尽长亭短亭:象征分别的空间,表现对离别的感伤。
- 望断天涯,斜阳芳草:描绘夕阳与芳草的意象,表达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怀旧与现实的对比,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如樱桃花、莺声、斜阳、芳草)来映衬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读者感同身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和离愁展开,表现了在美好的春天中,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对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樱桃花:象征春天与美好的回忆。
- 莺声:春天的象征,传达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长亭短亭:分别的场所,象征感情的起伏与距离。
- 斜阳芳草:夕阳与草地的意象,营造出忧伤的氛围。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为整首诗增添了深度与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清明”节日的象征是什么?
A. 祭祀与扫墓
B. 春游
C. 端午节 -
“数不尽长亭短亭”中“长亭短亭”象征什么?
A. 风景
B. 分别
C. 旅行 -
诗人对往昔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哪一方面?
A. 留恋
B. 愤怒
C. 快乐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柳梢青》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包含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怀念,但《柳梢青》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现,运用自然景物反映内心的离愁,而《静夜思》则通过简单而直白的语言表达思乡之情,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