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送卢梅坡》

时间: 2025-01-26 03:20:24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梢青·送卢梅坡
作者: 刘过 〔宋代〕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词人借用饮酒和听风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的伤感。词中提到“菊杯”和“梅角”,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惆怅的气氛。聚散之间,孤雁和浮萍象征着离别的无奈与孤独,令人感到心痛。词人几度魂飞梦惊,说明思念之情深切,难以自已。最终,随着夜色的降临,思念的尘埃随马而去,只剩下月光伴随舟行,孤独感愈发明显。

注释:

  • 菊杯:泛指盛菊花的酒杯,象征高洁的情趣。
  • 梅角:吹奏梅花的乐曲,代表高雅的音乐。
  • 云边孤雁:孤独的雁飞过云边,象征着离别和孤独。
  • 水上浮萍:浮萍随水漂流,象征着无根的漂泊和不定的命运。
  • 尘随马去:形容思念的心情随着马车的行驶而去。
  • 月逐舟行:月光伴随着船只行驶,暗喻着孤独的旅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过(约1080-1150年),宋代词人,以婉约派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送别友人卢梅坡之际,流露出浓厚的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切情感。在宋代,士人之间的相聚与离别常常伴随诗酒,因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柳梢青·送卢梅坡》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送别词。词的开头以“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引入,营造出一种清雅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这里的“菊”和“梅”都是象征高洁的植物,暗示了词人对友人的敬意与珍重。接下来“聚散匆匆”,点明了离别的匆忙与无奈,给人一种时间飞逝、转瞬即逝的感觉。

“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更是将离别的孤独感推向高潮。孤雁象征着思念与离愁,而浮萍则是无根漂泊的象征,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友人的思念之苦。词中“教人怎不伤情”则是直接表达了词人心中的痛楚,情感真挚而细腻,让人感同身受。

最后,词人以“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收尾,展现了思念的漫长与孤独。尘埃随马而去,似乎在暗示着切不断的思念,月光陪伴着船行,象征着词人孤独的旅程。整首词在清冷中透出深情,既表现了对友人的眷恋,又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以饮酒和听乐引入,展现雅致的生活情趣。
  2. 同在京城:强调两人同处一地,增加了离别的伤感。
  3. 聚散匆匆:描绘时间的匆忙,离别在即。
  4. 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孤独的象征,表现思念与无奈。
  5. 教人怎不伤情:直白表达伤感之情。
  6. 觉几度魂飞梦惊:说明思念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7. 后夜相思:夜深人静,思念愈发强烈。
  8. 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思念随马而去,孤独伴随舟行,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浮萍”比喻漂泊的心情,深刻而形象。
  • 对仗:如“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
  • 拟人:月光伴舟,赋予自然以情感,渲染孤独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是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感伤,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孤傲。
  • :代表坚韧与优雅。
  • 孤雁:象征孤独与思念。
  • 浮萍:寓意漂泊与无根的生活。
  • :常用来象征思念与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聚散匆匆”意指什么?
    A) 时间过得很快
    B) 离别是匆忙的
    C) 友人聚会愉快
    D) 天空云彩变化

  2. “云边孤雁”中,孤雁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思念与孤独
    C) 旅行
    D) 友谊

  3. 词人如何表达思念之情?
    A) 通过饮酒
    B) 通过夜晚的月光
    C) 通过描写孤独的意象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琵琶行》
  • 温庭筠《云鬓花颜》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惜,但刘过的词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豪放与洒脱的个性。两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展现出各自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