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思仙(黄南山县寄所寓)》

时间: 2025-01-26 04:55:03

琼楼几间。

瑶徽几弹。

觅花声绕回阑。

悄微闻佩环。

帘栊昼闲。

炉薰昼残。

午风摇曳屏山。

露裙红一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琼楼几间。瑶徽几弹。觅花声绕回阑。悄微闻佩环。帘栊昼闲。炉薰昼残。午风摇曳屏山。露裙红一班。

白话文翻译:

几间琼楼高耸入云,几声瑶琴轻轻弹唱。寻觅花香声绕着回廊,细细听见佩环轻声响。窗帘垂下,白昼显得闲适,香炉中余烟袅袅,午后的风轻轻摇曳着屏风,露水映衬着红裙成群。

注释:

  • 琼楼:指用美玉或晶莹的建筑,常用于形容华丽的楼房。
  • 瑶徽:指瑶琴,古代乐器,音色清丽。
  • 觅花:寻找花香,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佩环:指佩戴的装饰品,发出轻微的声音。
  • 帘栊:指窗帘,表示室内的宁静。
  • 炉薰:香炉中燃香,香气弥漫,营造出悠闲的氛围。
  • 屏山:指屏风,通常用于分隔空间。
  • 露裙:指沾有露水的裙子,象征着美丽和清新。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琼楼”、“瑶徽”等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象征着高雅与美丽,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埙,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为稀少,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醉思仙》创作于黄南山县,环境幽雅,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境遇和心境密切相关。该诗通过描绘美好景象,表达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诗歌鉴赏:

《醉思仙》是一首描绘自然与生活美的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悠然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陶醉与享受。诗中“琼楼几间”开篇便勾勒出一幅华美的场景,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接下来的“瑶徽几弹”则引入了音乐的元素,使整个诗歌充满了动感与灵动。

诗人在“觅花声绕回阑”中,描写了寻花的声音缭绕在回廊,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这不仅是一种视觉的描绘,更是声音的传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后面的“悄微闻佩环”则将这种宁静推向深处,细微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帘栊昼闲”与“炉薰昼残”进一步增强了这种闲适的氛围,诗人在香气与光影交织的环境中,感受着生活的美好。最后的“午风摇曳屏山”和“露裙红一班”则通过风与露水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丽,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图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悠然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流露出一种闲适与自在的生活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琼楼几间:以“琼楼”开篇,暗示着高雅和华丽的生活环境。
  2. 瑶徽几弹:引入音乐元素,增强诗的动感。
  3. 觅花声绕回阑:寻觅花香的声音,体现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4. 悄微闻佩环:细微的声音,加深宁静的氛围。
  5. 帘栊昼闲:窗帘垂下,表现出悠闲的生活状态。
  6. 炉薰昼残:香气弥漫,增添了生活的雅致。
  7. 午风摇曳屏山:午后的微风轻拂,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8. 露裙红一班:露水点缀的红裙,象征美丽与清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琼楼”比喻华美的环境。
  • 拟人:通过“午风摇曳”,赋予风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觅花声绕回阑”与“悄微闻佩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自然美和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陶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琼楼:象征高雅与华丽的生活。
  2. 瑶徽:代表音乐与艺术的美。
  3. 花声:自然的声音,象征生命的美好。
  4. 佩环:细腻的装饰,增添生活的雅致。
  5. 香炉:带有宁静和雅致的氛围。
  6. 屏风:象征生活的私密与安宁。
  7. 露裙:美丽与清新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琼楼”主要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高雅的建筑
    • C. 乐器
    • D. 一种香料
  2. 填空题:诗中描写的“瑶徽”指的是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的是对繁忙生活的向往。 (对/错)

答案:

  1. B
  2. 乐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表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李白《月下独酌》:描绘自然与内心情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刘埙《醉思仙》 vs 李白《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刘埙更注重于细腻的生活场景,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解析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