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明月引/江城梅花引 用白云翁韵送客游行都》

时间: 2025-01-11 16:22:40

江村烟雨暗萧萧。

涨寒潮。

送春桡。

目断京尘,何日听鸾箫。

金雀觚棱千里外,指天际,碧云深,魂欲飘。

薰炉炷愁烟尽销。

酒孤斟、谁与招。

满怀情思,任吟笺、赋笔难描。

惆怅山风、吹梦老秋宵。

绿漾湖心波影阔,终待到,借垂杨、月半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村烟雨暗萧萧。涨寒潮。送春桡。目断京尘,何日听鸾箫。金雀觚棱千里外,指天际,碧云深,魂欲飘。薰炉炷愁烟尽销。酒孤斟谁与招。满怀情思,任吟笺赋笔难描。惆怅山风吹梦老秋宵。绿漾湖心波影阔,终待到,借垂杨月半桥。

白话文翻译:

江村里烟雨朦胧,显得暗淡萧条。潮水涨起,寒意袭来,送走了春天的船只。目光远望,京城的尘埃难以辨认,不知何时才能听到那悠扬的箫声。金雀台在千里之外,指向天际,深邃的碧云使人心神向往。香炉上的愁烟已尽,孤独斟酒,谁来与我共饮?满怀情思,却发现吟咏的笺纸难以描绘我的情感。惆怅的山风吹得梦也渐渐老去,秋夜漫长。湖心波光荡漾,影子宽广,仍然期待,在那垂杨柳下,月光照耀的桥上相聚。

注释:

  • 烟雨:指细雨和雾气,常用来描绘朦胧的意境。
  • :指桨,指代划船。
  • 京尘:指京城的尘埃,象征繁华与喧嚣。
  • 鸾箫:古代乐器,代表美妙的音乐。
  • 金雀觚: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指远方的景物。
  • 薰炉:香炉,点燃香料用以熏香。
  • 惆怅:形容心中感到忧伤或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埙(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细腻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末夏初,诗人可能正处于离别的场合,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故乡和自然的深深眷恋。

诗歌鉴赏:

《西湖明月引》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对人生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的“江村烟雨暗萧萧”便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氛围,紧接着“涨寒潮。送春桡”则暗示着春天的离去和寒意的来临,传递出一种惆怅的情绪。尤其在“目断京尘,何日听鸾箫”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京城繁华的思念,更隐含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整首诗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金雀觚棱千里外”、“薰炉炷愁烟尽销”等,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在最后,诗人以“绿漾湖心波影阔”结束,似乎在表达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展现出一种乐观的情怀。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情感中,勾勒出一个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转中的惆怅和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村烟雨暗萧萧:描绘江村的雨景,营造出阴郁的氛围。
  2. 涨寒潮:指潮水上涨,带来寒意,暗示季节的变换。
  3. 送春桡:送走春天的小船,象征时间的流逝。
  4. 目断京尘,何日听鸾箫:表达对京城的思念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5. 金雀觚棱千里外:金雀台远在千里之外,指向遥远的理想或目标。
  6. 指天际,碧云深,魂欲飘:向往自由与远方的意象,表现出内心的渴望。
  7. 薰炉炷愁烟尽销:香烟消散,象征愁苦的消失。
  8. 酒孤斟谁与招:孤独地斟酒,感受到身边的孤独。
  9. 满怀情思,任吟笺赋笔难描:表达心中情感的复杂,难以用文字表达。
  10. 惆怅山风吹梦老秋宵:山风的惆怅使梦境模糊,暗示时间的流逝。
  11. 绿漾湖心波影阔:湖面波光粼粼,描绘出自然的美丽。
  12. 终待到,借垂杨月半桥:期待未来的重聚,传达出希望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村烟雨”比喻孤寂的心境。
  • 拟人:如“惆怅山风”,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金雀觚棱千里外,指天际,碧云深,魂欲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反映了对故乡与自然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展现出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传递出一种温柔而又惆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雨:象征朦胧、孤独的情感。
  • 寒潮:象征寒冷的现实与内心的失落。
  • 鸾箫:象征美好的回忆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波影: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村烟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轻松愉快
    • B. 悲伤孤独
    • C. 热情洋溢
  2. “金雀觚棱千里外”中的“金雀”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酒器
    • C. 一种花

答案

  1. B. 悲伤孤独
  2. B. 一种酒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刘埙的《西湖明月引》都表现了对孤独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个体的豪放与洒脱,而刘埙则在细腻的情感中蕴含了对自然的深切眷恋。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