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时间: 2025-01-27 04:12:35

虮虱一微臣,角巾归久。

名姓依然挂天口。

玉音虽远,犹幸述从臣友。

遗簪蒙注念,惭颜厚。

彩笔已枯,虚名难副。

毕竟聪明竟何有。

不才多病,八载圣恩孤负。

鼎湖馀涕泪,青衫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虮虱一微臣,角巾归久。
名姓依然挂天口。
玉音虽远,犹幸述从臣友。
遗簪蒙注念,惭颜厚。
彩笔已枯,虚名难副。
毕竟聪明竟何有。
不才多病,八载圣恩孤负。
鼎湖馀涕泪,青衫透。

白话文翻译:

一介微臣如虮虱般卑微,已久不再朝见君主。
我的名姓仍然挂在天子的口中。
尽管皇上的声音遥远,我仍然幸运能向朋友们述说。
那遗留的簪子蒙着关怀,使我感到惭愧。
笔墨已经枯竭,虚名难以承载。
毕竟聪明才智究竟有什么呢?
我这无才无德的多病之人,八年来辜负了皇上的恩宠。
在鼎湖留下的泪水,浸透了我的青衫。

注释:

  • 虮虱:比喻微小卑微的存在,形容作者自谦。
  • 角巾:古代官员的帽子,表明身份。
  • 玉音:指皇帝的声音,表示皇帝的命令或恩赐。
  • 遗簪:遗留下来的簪子,象征皇帝的恩典或恩宠。
  • 彩笔:指用来写诗的笔,表示创作的能力。
  • 鼎湖:指鼎湖,象征作者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樾(1821-1907),字景纯,号秋水,晚号白石。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政治家,精通经史,尤其以诗词闻名。俞樾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同时也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后人的尊重。

创作背景:

《感皇恩》写作于俞樾任职期间,因其个人的遭遇和对皇恩的感慨而作。诗中流露出对过去荣华的怀念和对自己无能的惋惜,体现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感皇恩》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自省在清代诗歌中独树一帜。作者以“虮虱一微臣”开篇,极具自谦之意,显示其对自身身份的认知和对皇恩的感激。诗中的“玉音虽远,犹幸述从臣友”透露出他对过去与皇帝之间关系的追忆,以及在远离权力中心后对昔日恩宠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彩笔已枯”与“虚名难副”,表达了作者创作灵感的枯竭以及对自身才华的怀疑,反映出他在文学和政治双重领域的失落感。

在情感上,诗人不仅感慨自己的无能,还流露出对皇帝恩宠的深刻怀念,尤其在最后两句中更是以“鼎湖馀涕泪,青衫透”展现出满满的惆怅与无奈。这不仅是个人的感慨,也反映出当时士人对政治的无奈与失望。整首诗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也折射出清代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士人对于官场生涯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虮虱一微臣:自谦的开头,表明身份卑微。
  2. 角巾归久:已久未见朝廷,暗含失落。
  3. 名姓依然挂天口:虽然不在朝中,名字仍被提起,暗示过去的荣耀。
  4. 玉音虽远:皇帝的声音虽远,表示对皇恩的回忆。
  5. 犹幸述从臣友:仍能和朋友们谈论过往,表明对友情的珍惜。
  6. 遗簪蒙注念:遗留的簪子代表皇恩,感到惭愧。
  7. 彩笔已枯:表示创作的能力已无,形象生动。
  8. 虚名难副:名声无法承载内心的空虚。
  9. 毕竟聪明竟何有:智慧的价值反思,感到无奈。
  10. 不才多病:自嘲多病无能,反映个人的苦楚。
  11. 八载圣恩孤负:对皇恩的辜负,情感强烈。
  12. 鼎湖馀涕泪,青衫透:借鼎湖流泪,表达情感的深沉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虮虱”比喻自身的卑微。
  • 对仗:如“彩笔已枯,虚名难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遗簪象征皇恩,鼎湖的泪水象征对过往的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追忆和对自身无能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失落的感慨和对皇恩的深刻怀念,展现了士人在政治生涯中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虮虱:象征卑微与自谦。
  • 玉音:代表皇帝的恩宠。
  • 遗簪:象征着过去的荣华与恩典。
  • 鼎湖:承载了作者的情感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虮虱一微臣”中“虮虱”比喻什么?
    A. 小虫子
    B. 卑微的身份
    C. 皇帝的宠臣
    答案:B

  2. “彩笔已枯”暗示了作者什么状态?
    A. 创作能力减退
    B. 生活富裕
    C. 与朋友关系良好
    答案:A

  3. “鼎湖馀涕泪”中的“鼎湖”指代什么?
    A. 地方
    B. 友谊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
    主题相似,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春望》 - 杜甫
    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心境的变化。

诗词对比:

  • 《感皇恩》与《登高》:两者均表现了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但《感皇恩》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与皇恩的回忆,而《登高》则侧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俞樾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