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落花》

时间: 2025-04-28 03:45:37

片绣入人怀,欲离还住。

不住将何去。

无主。

暂成依傍,终觉别枝悽楚。

更兼朝到晚,风吹雨。

还似少年、孤心寄与。

缥缈沧波路。

难渡。

自拚遗弃,谁肯以春相付。

莫教閒泪洒,和香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片绣入人怀,欲离还住。不住将何去。无主。暂成依傍,终觉别枝悽楚。更兼朝到晚,风吹雨。还似少年孤心寄与。缥缈沧波路。难渡。自拚遗弃,谁肯以春相付。莫教閒泪洒,和香土。

白话文翻译:

这片绣花似乎进入了人的怀抱,虽然想要离去却又回头停留。若是不停留又该往何处去呢?心中迷茫无依。暂时依靠在这里,最终感受到别的花枝带来的凄楚。更何况是从早到晚,风吹雨打。就像年轻时那孤独的心灵寄托着希望。那缥缈的海波路途,又是何其难以渡过。我宁愿遗弃一切,谁又愿意用春天的情感来回报我呢?不要让无端的泪水洒落在香土之上。

注释:

  • 片绣:指片段的绣花,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 无主:没有归属,形容孤独的状态。
  • 依傍:依靠,依赖。
  • 悽楚:悲伤而凄凉。
  • 缥缈:形容轻盈飘渺,难以捉摸。
  • 香土:指美好的事物或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创作风格多样,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交织,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感皇恩 落花》创作于当代,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情感孤独的深刻思考,是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悼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感皇恩 落花》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无奈。开篇的“片绣入人怀”便以细腻的意象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情感的境地,花朵的美丽和短暂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诗中反复提到的“欲离还住”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正如生活中我们常常在追求与放弃之间徘徊。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用“风吹雨”来象征外在环境对内心情感的影响,增添了伤感的氛围。特别是“难渡”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在最后的“莫教閒泪洒,和香土”中,诗人呼吁自己不要因无谓的悲伤而浪费生命中的美好,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理智反思与自我安慰。

综上所述,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令人在细腻的意象中思考生命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片绣入人怀:细腻的花朵似乎进入了人的怀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2. 欲离还住:虽然想要离去,但心中依然留恋。
  3. 不住将何去:若是不停留,究竟该去往何处呢?
  4. 无主:内心无依无靠,感到孤独。
  5. 暂成依傍:暂时依靠在这里,形成一种依赖感。
  6. 终觉别枝悽楚:最终还是感受到来自他处的悲伤与凄凉。
  7. 风吹雨:自然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人的情感。
  8. 还似少年孤心寄与:如同年轻时的孤独心灵寄托着希望与追求。
  9. 缥缈沧波路:形容未来的路途渺茫、难以捉摸。
  10. 难渡:感到难以渡过的困境。
  11. 自拚遗弃:宁愿放弃一切,也不愿意再承受伤痛。
  12. 谁肯以春相付:质疑谁愿意用春天的美好来回报自己的付出。
  13. 莫教閒泪洒,和香土:劝戒自己不要因无谓的伤感而泪洒美好的环境之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美好事物,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片绣入人怀”的描述,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存在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探讨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困境中理智反思的情感基调。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朵:象征美好与短暂。
  • 风雨:象征外界环境对内心的影响。
  • 少年孤心:象征年轻时的理想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片绣”象征什么?

    • A. 美好事物
    • B. 伤痛
    • C. 友情
  2. 诗中提到的“风吹雨”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变化
    • B. 内心的孤独
    • C. 对过去的怀念
  3. 诗人呼吁自己不要因何事而流泪?

    • A. 无谓的悲伤
    • B. 失去的爱情
    • C. 离别的痛苦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 《静夜思》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虽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但《如梦令》更多地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感皇恩 落花》则更强调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选读》
  • 陈永正的相关论文与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