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春思》
时间: 2024-09-19 20:45: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春思
作者: 黄锡朋 〔清代〕
一竿红日催人,起来百舌枝头闹。
韶光初媚,花期将届,条风先报。
垂柳含娇,平沙带嫩,正堪游眺。
叹黄尘紫陌,兰台走马,知辜负,春多少。
犹是轻寒料峭。问良辰芳菲渐到。
江汀烟霭,红桥画舫,几人欢笑。
靓女明妆,踏青归晚,不胜窈窕。
未多时,又是双双紫燕,穿帘斗巧。
白话文翻译:
一轮红日催促人们起床,百舌鸟在枝头欢叫。
春光刚刚好,花期快要到了,微风早已送来消息。
垂柳含情,平沙带着嫩绿,正适合游览观赏。
感慨黄尘漫漫,紫陌红尘中,骑马在兰台上,知道辜负了多少春光。
虽然仍是微寒的时节,问问良辰佳景,芳菲渐渐到来。
江边烟雾弥漫,红桥上画舫悠然,几人欢声笑语。
美丽的女子妆扮精致,踏青归来晚了,真是难以形容她的窈窕。
不久之后,又是双双紫燕,穿帘而入,斗着巧妙。
注释:
- 一竿红日:形容清晨的阳光。
- 百舌:指百鸟,特别是鸣叫的鸟。
- 韶光:美好的时光,特指春光。
- 平沙带嫩:描绘春天的嫩绿沙滩。
- 兰台走马:兰台为古代文人聚集的地方,走马形容骑马游玩的情景。
- 轻寒料峭:指春天的寒意仍在。
典故解析:
“兰台走马”出自于古代文人的生活,寓意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兰台是一种文人雅集的场所,表明作者的文人身份和对春日游玩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锡朋,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辞藻著称,常在作品中表现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表达了对春天美丽景色的赞美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水龙吟 春思》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词作,开篇以“红日催人”引入,生动地表现了春日的清晨,鸟鸣声声,令人心旷神怡。诗中“韶光初媚,花期将届”,更是将春天的气息和即将到来的花期描绘得细腻入微,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垂柳的娇媚与平沙的嫩绿,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正是游人最佳的观赏时节。“叹黄尘紫陌”,这里流露出一种对繁华尘世的感慨,春天来临,人生却难免虚度。接着提到“犹是轻寒料峭”,使得整首诗在温暖中透出一丝清寒,丰富了情感的层次。
最后几句描绘江边的场景,画舫、欢笑和靓女的描写,将春天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青春的活力。整首词透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竿红日催人:清晨的阳光唤醒人们。
- 起来百舌枝头闹:鸟儿在树上欢快地鸣叫。
- 韶光初媚:春光刚刚显露出美态。
- 花期将届:花期即将到来。
- 条风先报:微风已先带来春天的消息。
- 垂柳含娇:垂柳含苞待放,娇美动人。
- 平沙带嫩:嫩绿的沙滩适合游玩。
- 正堪游眺:正好适合游览观赏。
- 叹黄尘紫陌:感叹尘世的繁华与虚无。
- 兰台走马:骑马游玩于兰台,享受春光。
- 知辜负,春多少:感叹春光的流逝与虚度。
- 犹是轻寒料峭:春天的寒意仍在,微微刺骨。
- 问良辰芳菲渐到:询问何时良辰美景会到来。
- 江汀烟霭:江边的烟雾弥漫。
- 红桥画舫:红桥上的画舫游人如织。
- 几人欢笑:几个人在欢声笑语。
- 靓女明妆:美丽的女子化着妆。
- 踏青归晚:踏青归来已是傍晚。
- 不胜窈窕:形容女子的窈窕令人赞叹。
- 未多时:不久之后。
- 又是双双紫燕:双双紫燕飞过,增添了春意。
- 穿帘斗巧:燕子穿过窗帘,表现出灵动之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光初媚”比喻春天的景色美丽。
- 拟人:如“垂柳含娇”,将柳树赋予情感。
- 对仗:如“靓女明妆,踏青归晚”,形成对称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日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红日: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 百舌: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垂柳:象征柔美和春天的温柔。
- 江汀: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百舌”指的是什么? A. 鸟
B. 风
C. 水 -
“垂柳含娇”中“含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温柔
C. 愤怒 -
诗中“轻寒料峭”是指什么季节?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表现了春天的繁华与人间的欢娱,与《水龙吟 春思》中的自然描绘形成对比,前者更注重热闹的氛围,后者则体现对春天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华诗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