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五》

时间: 2025-01-11 13:01:02

中秋节,记得在吴州。

漠漠钟催萧寺雨,濛濛雁送古城秋。

丝竹绛纱留。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望江南 其五

作者: 许嗣隆 〔清代〕

原文展示:

中秋节,记得在吴州。
漠漠钟催萧寺雨,
濛濛雁送古城秋。
丝竹绛纱留。

白话文翻译:

在中秋节的时候,我想起了吴州。
朦胧的钟声催促着萧寺的雨,
朦胧的雁阵送走了古城的秋天。
丝竹的音乐与绛纱的舞姿依依不舍。

注释:

  • 吴州:指今浙江省无锡市,历史上是一个文化繁盛的地方。
  • 漠漠:形容朦胧、模糊的样子。
  • 钟催:钟声催促,暗指时间的流逝。
  • 萧寺:指风景名胜地,可能是与寺庙相关的背景。
  • 濛濛:形容雾气或雨水弥漫的样子。
  • 雁送:大雁飞过,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丝竹:指丝弦乐器与竹管乐器,象征音乐。
  • 绛纱:一种红色的轻薄的纺织物,象征舞蹈。

典故解析:

  •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和丰收。
  • 雁阵:在古代诗歌中,雁常被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与离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嗣隆(生年不详—约1739年),清代诗人,工于诗文,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生活情感。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成作于中秋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诗人在此时回忆往昔,感叹时光与季节的变迁。

诗歌鉴赏:

此诗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即点明中秋的主题,借钟声与雨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令读者感受到季节的转变与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通过“大雁”的形象传达了秋天的到来,暗示着离别与思念。最后的“丝竹绛纱留”则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音乐与舞姿的结合,仿佛是对过往欢乐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中秋节,记得在吴州:点明时间与地点,营造出思乡的基调。
    2. 漠漠钟催萧寺雨:钟声与雨水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愁苦的氛围。
    3. 濛濛雁送古城秋:大雁飞过,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与离别情绪。
    4. 丝竹绛纱留:音乐与舞蹈的意象,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借用钟声、雨水与雁阵等自然现象,表现内心的情感。
    • 拟人:钟声与雨水似乎在催促,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有一定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通过对中秋节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雨水:代表着思绪的纷乱与情感的低落。
  • 大雁: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离别的情感。
  • 丝竹与绛纱:象征着欢乐与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春节
    D. 清明节

  2. 诗中提到的“萧寺”主要指代什么?
    A. 风景名胜地
    B. 餐馆
    C. 书院
    D. 市集

  3.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秋天的到来?
    A. 雨水
    B. 钟声
    C. 大雁
    D. 竹子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望江南 其五》的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偏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望江南 其五》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更为细腻的情感变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歌鉴赏》
  2. 《古典诗词精华解读》
  3. 《诗词的艺术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