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题晋府旧藏王子敬书洛神赋十三行精拓本以贻钱生》

时间: 2025-01-11 10:14:20

簪花格,应数十三行。

树骨清刚全内美,凌波袅娜袭遗芳。

顾盼莫相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簪花格,应数十三行。树骨清刚全内美,凌波袅娜袭遗芳。顾盼莫相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形式是簪花格,应该是十三行。树木的骨骼清晰而坚韧,内在的美感显露无遗;像在波上轻轻摇曳的身影,散发出淡淡的芳香。希望在相互回望中,不要将彼此遗忘。

注释:

  • 簪花格:一种古典诗词的格式。
  • 清刚:清晰而刚强,形容树木的骨架。
  • 凌波:形容在水面上轻盈舞动的样子。
  • 袅娜:形容轻盈柔美的姿态。
  • 遗芳:留下的芳香。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洛神赋”,是东晋时期的文学作品,作者是曹植,描绘了洛神的美丽与神秘,反映了古代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诗中借用“洛神”意象,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8-1969),近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精于古典诗词,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等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是龙榆生在对古代文化的追溯与欣赏中所作,表达了对传统美学的热爱,及对逝去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的结合。首句以“簪花格”引入,暗示了诗的形式美,接着用“树骨清刚”描绘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力量的敬畏。句中的“凌波袅娜”,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中的柔美之态,而“袭遗芳”则传达了美好事物的留存与传承。这种对美的感悟,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文情怀的深刻思考。诗末的“顾盼莫相忘”,不仅是对自我情感的寄托,更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呼唤,表达了对美好记忆的珍惜。整首诗以清新婉约的语言,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又夹杂着对美的希冀,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簪花格,应数十三行:形式上说明诗的结构,强调了其工整与精致。
  2. 树骨清刚全内美:以“树骨”喻人,形容内外兼修的美。
  3. 凌波袅娜袭遗芳:形象地描绘了如水中仙子般的优雅与芬芳,表现了美的流动性。
  4. 顾盼莫相忘:表达了对美好旧事的追忆与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木比作人,强调内在美。
  • 拟人:赋予自然事物以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重,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珍视。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 :象征柔美与流动。
  • 芬芳:象征美好的回忆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格式是什么?

    • A. 七言绝句
    • B. 簪花格
    • C. 五言律诗
  2. 诗中提到的“树骨”主要指什么?

    • A. 树木的外表
    • B. 树木的内在美
    • C. 树木的生长环境
  3. “顾盼莫相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望
    • B. 怀念
    • C. 忘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洛神赋》:曹植的经典作品,描绘洛神之美。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龙榆生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了人生哲理与追求的思考。两者在形式与内容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美学思想。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现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 《龙榆生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