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二》

时间: 2025-01-11 10:21:04

明月好,流影浸亭台。

金界三千随望远,雕阑十二逐人来。

只是欠传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二
作者: 杨慎 〔明代〕
明月好,流影浸亭台。
金界三千随望远,
雕阑十二逐人来。
只是欠传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和流动的影子映照在亭台之上,仿佛金色的界线延伸至远方,雕刻的栏杆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然而,唯独缺少了互相传递酒杯的欢愉。

注释:

  • 明月: 明亮的月光,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流影: 流动的影子,指水面或地面上映射的光影。
  • 金界三千: “金界”指的是美好的境界或景色,三千是数量词,形容美景延绵不绝。
  • 雕阑: 精美的栏杆,常用于园林建筑中。
  • 逐人来: 吸引人们的目光或接近人们的活动。
  • 欠传杯: 缺少传递酒杯的乐趣,表达对朋友或伴侣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云公,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杨慎在明代文人中颇具声望,尤其在词坛上有着显著的影响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杨慎政治生涯的高峰期,生活环境优雅,感情丰富,常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二》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明月与流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意境。开篇的“明月好,流影浸亭台”,展现了夜晚的美景,明亮的月光洒在亭台上,流动的影子仿佛在与月光共舞,这种景象让人感到宁静而愉悦。

紧接着的“金界三千随望远,雕阑十二逐人来”,诗人通过“金界”与“雕阑”的意象,进一步拓展了美的视野,金色的界限象征着美好的境界,雕刻的栏杆则展示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与情感交流。这里的“逐人来”不仅描绘了人们的聚集,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最后一句“只是欠传杯”,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尽管身处美好的环境中,诗人却感到一丝孤独与遗憾,缺少了与人分享这一刻的欢愉。这反映了人际关系在美好景色中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友情或爱情的渴望和思念。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美丽环境中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真挚流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月好,流影浸亭台。
    表达了对明亮月光的赞美,以及月光在水面上形成的流动影子,营造出静谧的夜晚氛围。

  2. 金界三千随望远,
    通过“金界”描绘出美好的景色,三千象征着无尽的美好,意在表达远方的诱惑。

  3. 雕阑十二逐人来。
    描述了精美的栏杆吸引人们的目光,体现出人们在美景中聚集的情景。

  4. 只是欠传杯。
    表达了缺少与人分享美好时光的遗憾,突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 “金界”比喻美好的境界。
  • 对仗: 诗中有较好的对仗工整,如“明月好,流影浸亭台”与“金界三千随望远”。
  • 意象: 利用自然景象如月光、影子等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又流露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孤独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 象征着纯洁、美好和宁静的时光。
  • 流影: 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内心情感的流动。
  • 金界: 代表着美好理想和境界。
  • 雕阑: 体现出生活的雅致与人际的交往。
  • 传杯: 传递友谊和欢乐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月”主要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美好与宁静
    C. 财富
    答案: B

  2. “只是欠传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友情或爱情的渴望
    C. 对自然的欣赏
    答案: B

  3. “金界三千随望远”中“金界”指的是什么? A. 金钱
    B. 美好的境界
    C. 天空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同样描绘了在月光下的情感孤独。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表达对兄弟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杨慎《望江南》与李白《静夜思》: 两者都以月光为意象,但杨慎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思考。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杨慎研究》
  • 《诗词与心灵:古诗词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