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平户延平诞生处 苏曼殊 〔清代〕 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 极目神州余子尽,袈裟和泪伏碑前。
白话文翻译:
行人们远远地指着郑成功的纪念石,那里的沙滩洁白、松树青翠,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 放眼望去,神州大地上的其他人都已不在,只有穿着袈裟的僧人在碑前含泪跪拜。
注释:
字词注释:
- 行人:指过路的旅人。
- 郑公石:指郑成功的纪念石。
- 沙白松青:形容沙滩洁白,松树青翠。
- 夕照:夕阳的照射。
- 极目:放眼远望。
- 神州:指中国。
- 余子尽:其他人都已不在。
- 袈裟:僧人穿的法衣。
- 和泪:含着泪。
- 伏碑前:在碑前跪拜。
典故解析:
- 郑公石: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曾在台湾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此处指郑成功的纪念石,象征着他的英雄事迹和民族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清代诗人,字子瞻,号东坡,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曼殊在游览郑成功诞生地时所作,表达了对郑成功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郑成功纪念石周围的景色,以及僧人在碑前的情景,表达了对郑成功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诗中“沙白松青夕照边”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而“极目神州余子尽,袈裟和泪伏碑前”则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的怀念,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行人遥指郑公石”,通过行人的指引,引出郑成功的纪念石,为全诗定下基调。
- 第二句“沙白松青夕照边”,描绘了纪念石周围的景色,以自然景物烘托出历史的厚重感。
- 第三句“极目神州余子尽”,放眼望去,神州大地上的其他人都已不在,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衰落。
- 第四句“袈裟和泪伏碑前”,僧人在碑前含泪跪拜,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沙白松青”比喻纪念石周围的景色美丽而宁静。
- 拟人:“袈裟和泪”赋予僧人以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 对仗:“沙白松青”与“袈裟和泪”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郑成功纪念石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郑公石:象征郑成功的英雄事迹和民族精神。
- 沙白松青:象征纪念石周围的美丽景色,也暗示历史的沧桑。
- 袈裟和泪:象征僧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郑公石”指的是什么? A. 郑成功的纪念石 B. 郑成功的墓碑 C. 郑成功的雕像 D. 郑成功的故居
-
诗中“沙白松青”描绘的是什么? A. 郑成功的家乡 B. 郑成功的战场 C. 郑成功的纪念石周围的景色 D. 郑成功的墓地
-
诗中“袈裟和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郑成功的敬仰 B. 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C. 对历史的思考 D. 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郑成功的其他相关诗词,如《郑成功诗》等。
- 其他表达对英雄敬仰的诗词,如《岳阳楼记》等。
诗词对比:
- 与《岳阳楼记》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但《过平户延平诞生处》更侧重于对郑成功的个人敬仰,而《岳阳楼记》则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
- 《郑成功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