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庐好,一角对秦山。
顽石飞来钟秀气,
洞天深处露烟鬟。
古寺夕阳殷。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庐真好,正好对着秦山。
顽固的石头飞来,凝聚了俊秀的气质,
在洞天深处,轻烟飘荡如美人的发髻。
古老的寺庙在夕阳下显得分外殷红。
注释:
- 山庐:指山中的茅屋或庐舍,象征隐逸生活。
- 秦山:可能指秦岭,著名的山脉,象征雄伟。
- 顽石:顽固的石头,形象中带有坚韧的气质。
- 钟秀气:指凝聚了秀丽的气质,形容自然之美。
- 洞天:山中的洞穴,常用来指代天地之间的灵气之所。
- 露烟鬟:形容轻烟如同女子的发髻,增添了诗意与柔美。
- 古寺:古老的寺庙,常常是在宁静的环境中提供心灵的寄托。
- 夕阳殷:夕阳的光辉如血般深红,形容美丽而又略显哀愁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燮(约1685-1741),清代诗人,字云屏,号山庐,浙江人。高燮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闻名,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望江南六十四阕》是高燮的一组词作,创作于清代。他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现实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二》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打动了读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开头一句“山庐好,一角对秦山”,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隐居环境,秦山的雄伟与山庐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接下来的“顽石飞来钟秀气”,则通过顽石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的坚韧与美丽,暗含着一种不屈的精神。诗人进一步描绘“洞天深处露烟鬟”,将自然景观与美人形象相结合,烟雾萦绕如女子的发髻,增添了诗的柔美与神秘感。
最后一句“古寺夕阳殷”,将时光的流逝与宁静的寺庙相结合,夕阳的殷红象征着美好的瞬间的流逝,也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结合人文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庐好,一角对秦山:通过“山庐”与“秦山”的对比,表现了宁静与雄伟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观。
- 顽石飞来钟秀气:顽石的坚韧与秀气的结合,显示了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 洞天深处露烟鬟:烟雾如美人的发髻,形成一种梦幻般的意象,增添了诗的柔情。
- 古寺夕阳殷:夕阳的殷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古寺则代表着宁静与永恒,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露烟鬟”将烟雾比作女子的发型,增加了诗的感性美。
- 对仗:整个诗句结构工整,形成音乐感,增强了诗的韵律。
- 拟人:自然景象如“顽石”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它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庐:象征隐逸与宁静的生活。
- 秦山:象征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
- 顽石: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洞天:象征灵气与自然的奥秘。
- 古寺:象征宁静与心灵的寄托。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瞬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秦山”象征着什么? A. 宁静
B. 雄伟
C. 迷茫 -
“露烟鬟”中的“烟”是用来比喻什么? A. 自然景观
B. 美人的发型
C. 时间流逝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社会繁华
B. 自然宁静
C. 战争英雄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的诗作,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高燮与王维的诗风相似,均表现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但王维的诗更偏向于道家哲学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高燮的作品则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高燮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探讨》
这些资料提供了对高燮及其时代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