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八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1 09:48:09

瀛州好,应悔问迷津。

蟾影盈亏知汉历,桃源清浅误秦人。

去住两含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瀛州好,应悔问迷津。
蟾影盈亏知汉历,
桃源清浅误秦人。
去住两含颦。

白话文翻译:

瀛州真好,想必会后悔询问迷途的水路。
月亮的影子在盈亏之间,知道汉朝的历程;
桃源水域清浅,误导了秦国之人。
去与留之间都带着愁苦的神情。

注释:

  • 瀛州:传说中的一个美丽仙境,常被用来比喻理想的生活环境。
  • 悔问迷津:后悔地问路,迷失了方向。
  • 蟾影盈亏:月亮的变化,指代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 桃源:指桃花源,陶渊明所描绘的一个理想世界。
  • 秦人:指古代秦国的人,象征着追求理想但误入歧途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碧城,清代女诗人,以才情和风格独特著称。她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语言清新,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吕碧城在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交织的背景下创作而成,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望江南八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诗。诗的前两句以“瀛州好”引入,展示了理想世界的美好与诱惑。接着,作者用“悔问迷津”表达了对迷失方向的懊悔,暗示了人们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往伴随着对现实的失落和迷茫。

第三句“蟾影盈亏知汉历”,通过月亮的变化,隐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表现了对过去的思考与感慨。而“桃源清浅误秦人”则引入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说明理想的世界并不真实,反而可能让人误入歧途。最后一句“去住两含颦”则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表达了在选择之间的无奈与焦虑。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和个人内心的挣扎,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瀛州好,应悔问迷津。
    瀛州是一个理想的地方,令人向往,但却让人后悔询问迷途的水路,暗示理想的追求可能让人迷失方向。

  2. 蟾影盈亏知汉历,
    月亮的变化能够反映历史的变迁,表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3. 桃源清浅误秦人。
    桃花源的美丽和清浅,反映了对理想世界的误解,象征着追求理想却走入误区的悲剧。

  4. 去住两含颦。
    表达在选择去与留之间的犹豫和愁苦,充满了无奈和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蟾影盈亏”比喻时间的流转。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瀛州、桃源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挣扎,反映了人内心深处的迷茫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瀛州:象征理想的境界。
  • 蟾影:象征时间与历史的流转。
  • 桃源: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但也可能是误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瀛州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理想的境界
    • B. 现实的困境
    • C. 历史的变迁
    • D. 个人的挣扎
  2. “蟾影盈亏”的意象主要表达什么?

    • A. 对未来的憧憬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思考
    • D. 对自然的描绘
  3. 诗中提到的“桃源”是指哪个著名的文学作品?

    • A. 《红楼梦》
    • B. 《西游记》
    • C. 《桃花源记》
    • D. 《史记》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吕碧城与陶渊明的作品都描绘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但吕碧城更加强调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挣扎,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和谐宁静。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吕碧城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