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双双》
时间: 2025-04-28 03:08: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双双
作者: 晁端礼 〔宋代〕
天上星杓春又到。应律管微阳已报。
暖信惊梅早。昨夜南枝,先得芳菲耗。
迟日瞳胧光破晓。馥绣幄麝炉烟袅。
为寿金壶倒。四坐簪缨,共比松筠老。
白话文翻译:
春天又来了,天上的星斗似乎在指引。微弱的阳光已经传来春的消息。
暖风吹来,让梅花提前绽放。昨夜南边的梅枝上,最早的花朵已经凋谢。
阳光透过朦胧的晨雾,破晓而出。香气弥漫的绣幔下,麝香炉中烟雾缭绕。
为寿酒倒入金壶中,四周的文人雅士们,共同比肩松竹的长青。
注释:
- 星杓:指北斗星,古人用其来指引方向。
- 应律管:指乐器,表示春天的到来。
- 暖信:暖和的消息,指春天的到来。
- 芳菲耗:芳香的花朵凋谢,暗示春天的短暂。
- 瞳胧:形容光线朦胧。
- 馥绣幄:指香气四溢的绣幕。
- 麝炉:放置麝香的炉子,用以烘托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端礼,字景明,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因其清新俊逸的作品受到赞誉。其诗风清丽,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惜双双》写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珍惜和对花开花落的感慨,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惜双双》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春词,诗人在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悟。开头以“天上星杓春又到”引入,仿佛在提醒人们春天的来临,星斗的变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用“暖信惊梅早”描绘了春风的温暖和梅花的早开,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生命的短暂。
“昨夜南枝,先得芳菲耗”,通过南枝梅花的凋零,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美好。接下来的描写更加细腻,迟日的光辉透过晨雾,展现了一幅温馨的春日图景。最后,诗人以为寿酒倒入金壶的场景,表现出一群文人雅士共聚一堂的和谐氛围,强调了友情与长青的松竹。
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的思考,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上星杓春又到:用星斗暗示春天来临,寓意时间的流逝。
- 应律管微阳已报:微弱的阳光传递春的消息,体现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 暖信惊梅早:春风暖和,梅花提前开放,象征生命的活力。
- 昨夜南枝,先得芳菲耗:梅花的凋谢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
- 迟日瞳胧光破晓:晨光朦胧,描绘出春天清晨的柔和。
- 馥绣幄麝炉烟袅:香气与景致交融,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为寿金壶倒:酒入金壶,象征着祝福与团聚。
- 四坐簪缨,共比松筠老:比肩而坐,共享长青的松竹,表达友情的长久。
修辞手法:
- 比喻:“天上星杓”比喻时间的流动,引导读者进入春天的氛围。
- 拟人:“暖信惊梅早”,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馥绣幄麝炉烟袅”,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友情的珍惜,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杓:象征时间与方向。
- 梅花:春天的代表,象征生命与美好。
- 阳光:象征希望与温暖。
- 金壶:象征祝福与团聚。
- 松竹:象征长青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天上星杓”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北斗星
c) 月亮
d) 太阳 -
“暖信惊梅早”中的“惊”字可以表示什么? a) 冷静
b) 震惊
c) 让人惊喜
d) 让人害怕 -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珍惜与祝福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 b) 北斗星
- c) 让人惊喜
- b) 珍惜与祝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晁端礼的《惜双双》都描绘了自然之美,李清照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而晁端礼则更注重对春天生机的描绘与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