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其二 闺情》

时间: 2025-02-04 13:40:58

闲画两鸳鸯。

院宇秋明日日长。

蜀纸麝煤沾笔兴,茶香。

懒对菱花晕晓妆。

怯见上空床。

半夜潜身入洞房。

光景旋销惆怅在,凄凉。

风月应知暗断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画两鸳鸯。院宇秋明日日长。蜀纸麝煤沾笔兴,茶香。懒对菱花晕晓妆。怯见上空床。半夜潜身入洞房。光景旋销惆怅在,凄凉。风月应知暗断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秋天的院子里,闲暇时画着两只鸳鸯,感慨日子过得漫长。她用蜀纸和麝香笔沾上了画兴,却懒得去面对那菱花似的晕妆。她害怕看到空荡荡的床铺,夜深人静时偷偷潜入洞房,但时光却让她的惆怅无处安放,内心充满了凄凉。风月似乎也知道她内心的苦闷。

注释:

  • 闲画:闲暇时绘画。
  • 鸳鸯:象征爱情的鸟,代表着一对恩爱的人。
  • 蜀纸:四川地区出产的纸,质地细腻。
  • 麝煤:一种用于书写的香料,增加书写的情趣。
  • 懒对:懒得去面对。
  • 菱花:指菱角的花,形象地描述女子的妆容。
  • 洞房:新婚之夜的房间,象征着夫妻之情。
  • 光景旋销:时光很快流逝。
  • 凄凉:内心的悲伤和孤独。
  • 风月:自然的景色,常用来比喻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元恺(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语言优美,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许多文人通过诗词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的碰撞,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南乡子 其二 闺情》是董元恺对爱情与孤独深切感受的表达。词中通过对秋天院子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作者以“闲画两鸳鸯”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温馨与美好的情境中,鸳鸯象征着爱侣之间的甜蜜。然而,随着词句的展开,这份甜蜜逐渐被一种隐隐的忧伤所侵蚀。女子用蜀纸和麝煤沾上笔兴,却又懒得面对菱花妆容,显示出她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

“怯见上空床”一句,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夜深人静时,她潜入洞房的行为,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着她内心的无奈与孤寂。词的结尾“风月应知暗断肠”,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风月似乎能够理解她的苦楚,但又无能为力。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与对孤独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闲画两鸳鸯:女子在闲暇时画出鸳鸯,象征爱情的美好与憧憬。
  • 院宇秋明日日长:秋天的院子里,阳光明媚,日子似乎过得漫长,暗示时间在回忆中过得缓慢。
  • 蜀纸麝煤沾笔兴,茶香:用蜀纸和香料笔沾上画兴,显示出创作时的愉悦情绪,配上茶香,渲染出一种雅致的氛围。
  • 懒对菱花晕晓妆:对着镜子打理妆容变得懒惰,反映出情绪的低落。
  • 怯见上空床:害怕看到空荡荡的床,暗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 半夜潜身入洞房:深夜潜入洞房,象征着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寻。
  • 光景旋销惆怅在,凄凉:时间流逝,愁苦的情感依然存在,表现出深深的惆怅。
  • 风月应知暗断肠:自然的风月似乎懂得她的心事,但无能为力,表达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鸳鸯”象征爱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风月被赋予了理解人心的能力,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蜀纸麝煤”,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爱情中美好与凄凉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鸳鸯:象征爱情与伴侣。
  • :象征着成熟与思念。
  • 洞房:象征着爱情的归属与温暖。
  • 菱花:象征美丽与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董元恺
    • D. 白居易
  2. “怯见上空床”中“怯”字的意思是?

    • A. 勇敢
    • B. 害怕
    • C. 忘记
    • D. 期待
  3. 该词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与惆怅
    • C. 愤怒
    • D. 感激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钗头凤·世情薄》——陆游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诗词对比

  • 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与董元恺的《南乡子 其二 闺情》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失落,陆游的作品更直接地表现了对爱情的无奈,而董元恺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南乡子 其二 闺情》这首词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