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道自河外南过宜芳雨晴气和景物可爱马上》
时间: 2025-01-27 03:31: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京洛春应老,河边初解颜。
碧浮烟际草,翠滴雨余山。
目极褰帷外,诗成揽辔间。
满川桃李色,共喜传车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京洛(即京都),虽然岁月渐老,但春天依旧美好。在河边,春天的气息刚刚显露出来,碧绿的草地在烟雾中浮现,雨后山间的翠绿映入眼帘。向外望去,目光所及之处,窗帷轻轻掀起,而我在马背上写下了这首诗。满河的桃花和李花绽放的色彩,大家都欢喜地期待着车马的归来。
注释:
- 京洛:指的是京都,古代的都城,春天的美景在这里显得尤为动人。
- 春应老:春天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得更加成熟和温暖。
- 初解颜:春天刚刚露出笑脸,意指春意渐浓。
- 碧浮烟际草:形容草地在烟雾中显得更加碧绿。
- 翠滴雨余山:形容雨过之后,山上的翠色更加鲜明。
- 褰帷:掀起帷幕,看向外面的景象。
- 揽辔:握住马缰,表示骑马的状态。
- 满川桃李色:河流两岸满是桃花和李花的绚丽色彩。
- 共喜传车还:大家共同欢喜着,期待车马归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著称,主张重视历史的教训,对后世影响深远。司马光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思考,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可能在出游途中,邂逅了美丽的春景,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司马光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春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开头两句“京洛春应老,河边初解颜”便将读者带入春天的氛围,虽然岁月流逝,但春天的美丽依旧令人心醉。接下来的“碧浮烟际草,翠滴雨余山”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和细致的描绘,使得自然景物的生动感跃然纸上。
诗中“目极褰帷外,诗成揽辔间”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也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满川桃李色,共喜传车还”则是对春天的总结,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递出一种喜悦的情感。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还融入了诗人的感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京洛春应老:此句展示了时光的流逝,春天的美好依然如故。
- 河边初解颜:春天刚刚到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 碧浮烟际草:描绘草地的色彩在烟雾中显得更加生动。
- 翠滴雨余山:雨后山间的翠绿更加鲜明,生动形象。
- 目极褰帷外:目光所及,诗人掀起窗帷看外面的景象。
- 诗成揽辔间:在马背上创作诗篇,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 满川桃李色:春天的桃花和李花盛开,色彩绚丽。
- 共喜传车还:大家共同欢庆,期待归来的车马,表现出春天的喜悦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容颜,生动形象。
- 对仗:如“碧浮烟际草,翠滴雨余山”,展现了对称美。
- 拟人:春天“解颜”,赋予春天以人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春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了一种和谐与美好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河流: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桃李:象征春的繁荣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
诗人在哪里写下这首诗?
- A. 河边
- B. 山顶
- C. 家中
- D. 市集
-
诗中提到的花卉有哪些?
- A. 菊花
- B. 桃花和李花
- C. 玫瑰
- D. 向日葵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鹿柴》: 同样描写自然的诗,表现出山水的宁静与美丽,与司马光的春景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自然美。
参考资料:
- 《全宋诗》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