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参军赴绛州》

时间: 2025-02-04 16:15:44

登车君莫望,故绛柳条春。

蒲泽逢胡雁,桃源见晋人。

佐军髯尚短,掷地思还新。

小谢常携手,因之醉路尘。

意思解释

送郭参军赴绛州

作者:李端 〔唐代〕

原文展示:

登车君莫望,故绛柳条春。
蒲泽逢胡雁,桃源见晋人。
佐军髯尚短,掷地思还新。
小谢常携手,因之醉路尘。

白话文翻译:

不要盯着车子出发的方向,春天的柳条在故乡绛州依然青翠。
在蒲泽边遇见了胡雁,在桃源见到了晋地的人。
你在军中任职,须知须髯尚短,抛下世俗的烦恼,新的生活在等待。
小谢常常与你携手相伴,因此我们在路上醉酒的时光总是充满尘埃。

注释:

  • 登车:指登上车子,出发的意思。
  • :对朋友或同辈的称呼。
  • 莫望:不要期待、不要盯着。
  • 故绛:故乡绛州。
  • 蒲泽:指蒲草生长的水泽。
  • 胡雁:胡人所养的雁,这里可能象征远方的朋友。
  • 桃源:传说中的理想乡或隐居之地。
  • 佐军:担任军职的意思。
  • 髯尚短:指胡须还短,暗示年轻。
  • 掷地思还新:抛开旧事,思念新的生活。
  • 小谢:指朋友谢某,与诗人关系密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字季长,号白云,生平不详,作品以五言诗见长。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朋友郭参军赴绛州的场合,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之情。绛州为故乡,诗人在此寄托了对故土的思念,同时也对朋友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寄予了希望。

诗歌鉴赏:

《送郭参军赴绛州》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登车君莫望,故绛柳条春”直接点明送别的场景与情感,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接下来的“蒲泽逢胡雁,桃源见晋人”则通过自然意象,描绘旅途中邂逅的美好,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与命运的交织。

在诗的后半部分,李端以“佐军髯尚短”揭示了朋友年轻的身份及其在军中任职的未来,而“掷地思还新”一语则显得格外深刻,反映了对友人未来人生的希冀与祝愿。最后一句“小谢常携手,因之醉路尘”则包含了对往日友情的追忆,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快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故乡的依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人间深厚的友情与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登车君莫望:表达了诗人不希望朋友在离别时过于悲伤,强调了离别的无奈。
  2. 故绛柳条春:故乡的柳树在春天依旧生机勃勃,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3. 蒲泽逢胡雁:在蒲泽遇见胡雁,象征着远方的朋友和可能的相聚。
  4. 桃源见晋人:桃源代表理想中的地方,寓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佐军髯尚短:提到朋友年轻,反映出对他未来的期待。
  6. 掷地思还新:抛开旧事,期待新的生活。
  7. 小谢常携手:小谢是指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8. 因之醉路尘:在生活的旅途中,酒和尘土象征着人生的辛苦与欢乐。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故绛柳条春”与“蒲泽逢胡雁”,形成结构上的对称。
  • 意象:柳条、胡雁、桃源等意象,丰富了诗的画面感,增强了情感的传递。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情世态,增强了诗的深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人们在生活旅途中对友情和故乡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条:象征生命力与青春,代表故乡的美好。
  • 胡雁:代表远方的朋友和相聚的希望。
  • 桃源:象征理想生活,向往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故绛柳条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祝福
    B. 怀念
    C. 期待

  2. “蒲泽逢胡雁”中的“胡雁”象征什么? A. 远方的朋友
    B. 旅行的烦恼
    C. 美好的未来

  3. 诗中“小谢常携手”意指什么? A. 友谊的珍贵
    B. 旅行的乐趣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 《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但更侧重于离别的情感。
  • 《登鹳雀楼》:则通过自然景色展现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