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牡丹
作者: 唐彦谦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青帝于君事分偏,
秾堆浮艳倚朱门。
虽然占得笙歌地,
将甚酬他雨露恩。
白话文翻译:
青帝(神话中的植物之神)对你格外宠爱,
你在华丽的花坛中傲然绽放。
虽然你占据了美丽的歌声与舞蹈之地,
但又能用什么来回报那恩泽呢?
注释:
- 青帝:传说中的植物之神,象征春天和花木的生长。
- 秾堆浮艳:形容花朵繁盛而艳丽。
- 朱门:红色的大门,通常指富贵人家。
- 笙歌地:美妙的音乐和歌声的地方,指盛宴或庆典场合。
- 雨露恩:指自然界的滋润和滋养。
典故解析:
“青帝”出自古代神话,表示天帝对万物的关怀与恩赐。“朱门”常用来指代富贵人家,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关系。诗中提到的“笙歌地”与“雨露恩”则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彦谦(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擅长写花卉、风景诗,作品多描绘自然之美,流露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社会风气开放,文人雅士热衷于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牡丹作为国花,是富贵与繁华的象征,诗人通过描写牡丹的美丽,反映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牡丹》通过描绘牡丹的华丽与傲娇,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感慨。诗中“青帝于君事分偏”一句,既表现了牡丹的独特地位,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恩宠。接下来的“秾堆浮艳倚朱门”,通过形象生动的意象描绘出牡丹在繁华之地的傲然姿态,体现了其尊贵与美丽。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转而引发深思,“虽然占得笙歌地,将甚酬他雨露恩”,在赞美牡丹的同时,也提出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诗人在问:既然如此美丽,既然享有如此多的恩泽,那么我们又能用什么来回报这一切呢?这不仅是对个人价值的思考,也是对生命中各种美好事物应有的珍视与感恩。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透漏出一种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既有对外在美的向往,也有对内心深处的反省,是一首兼具美感与深度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青帝于君事分偏”:青帝宠爱你,赋予你特殊的地位。
- “秾堆浮艳倚朱门”:你在花坛中盛开,显得格外华丽。
- “虽然占得笙歌地”:尽管你享有繁华的音乐与舞蹈。
- “将甚酬他雨露恩”:但是你又能用什么来回报这份恩泽呢?
-
修辞手法:
- 比喻:青帝比作自然的恩赐,牡丹比作受宠的花卉。
- 对仗:诗句前后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牡丹象征着富贵与繁荣,反映了世俗的价值观。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牡丹的描绘,探讨了美与责任、享受与回报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牡丹:富贵、高贵,象征着荣华富贵。
- 青帝:象征自然的恩泽与生命的源泉。
- 朱门:象征富贵人家的生活环境,反映了社会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青帝于君事分偏”中的“青帝”指代的是哪位神明?
A. 天帝
B. 地藏菩萨
C. 植物之神
D. 水神 -
诗中提到的“秾堆浮艳”主要形容什么?
A. 牡丹的香气
B. 牡丹的颜色与繁盛
C. 牡丹的生长环境
D. 牡丹的叶子 -
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主要体现在最后两句中,提到的“雨露恩”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滋润
B. 人情的温暖
C. 友情的支持
D. 生活的享受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美丽与活力。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表现壮阔的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牡丹》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在探讨生命与美的关系,但《牡丹》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与反思,而《月下独酌》则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