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梁汾弟说归不果》

时间: 2025-05-29 22:52:53

说道残冬归矣。

何事经春还未。

铅粉褪梅妆,又报杏花微雨。

留住。

留住。

几叠遥山烟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梁汾弟说归不果
作者: 顾贞立 〔清代〕

说道残冬归矣,何事经春还未。
铅粉褪梅妆,又报杏花微雨。
留住,留住,几叠遥山烟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逝去的冬天的感慨。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却仍未到来。梅花的妆容已经褪去,杏花也只是在细雨中轻轻绽放。诗人希望能够留住这美好的景色,遥远的山和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构成了一幅朦胧而美丽的画面。


注释:

  • 残冬:指冬天的最后阶段,表示冬天即将结束。
  • 铅粉:指化妆用的铅粉,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的美丽。
  • 梅妆:比喻梅花盛开时的美丽容颜。
  • 杏花微雨:形容细雨中杏花的娇嫩情景。
  • 留住:希望停留在此刻,不让美好流逝。
  • 遥山烟树:远处的山和树木在烟雾中模糊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贞立,清代文学家,以词和诗著称,风格清新典雅,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及对季节变换的敏感,蕴含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如梦令 梁汾弟说归不果》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感的词作。全诗围绕“春”展开,开头提到“残冬”,暗示冬天的结束,而“经春还未”则表现出春天的迟迟不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人的焦虑感和期待感。接下来的“铅粉褪梅妆”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在冬去春来时的变化,化妆的褪去意味着美的流逝,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词中“又报杏花微雨”,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细腻景象,也暗含着春天的柔和和温润。细雨中的杏花,更加显得娇嫩而灵动,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结尾的“留住,留住”展现了诗人对眼前美好景象的渴望,似乎希望能够停留在这春意盎然的瞬间。而“几叠遥山烟树”的意象则增添了诗的深度,遥远的山树在烟雾中隐约可见,象征着时间和空间的流逝,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脆弱,诗人以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传达了一种对春天的追求与对流逝的感慨,令人唏嘘不已。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说道残冬归矣:意指冬天即将结束,传达出诗人对此的感知。
    • 何事经春还未:疑问春天为何还未到来,显露出对春的期待与焦虑。
    • 铅粉褪梅妆:梅花的美丽消逝,表现出时间流逝的无情。
    • 又报杏花微雨:春雨中杏花的绽放,象征着春天的温柔。
    • 留住,留住:反复的呼唤,表达出对美好瞬间的渴望。
    • 几叠遥山烟树:远处的烟雾缭绕的山树,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象征着距离与时间的模糊。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铅粉”比喻梅花的美丽,生动形象。
    • 拟人:梅花与杏花被赋予生命,展现出自然的灵动。
    • 对仗:整首词运用对仗修辞,使得语言更加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流逝感的惋惜,体现了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对时间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美丽,是春天到来的标志。
  • 杏花:象征着春天的温柔和生命的延续。
  • 遥山烟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给人以远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中提到的意象?

    • A. 梅花
    • B. 杏花
    • C. 桃花
  2. “留住,留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希望停留在美好瞬间
    • B. 对失去的惋惜
    • C. 对未来的忧虑
  3.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 A. 对冬天的怀念
    • B. 对春天的期待与珍惜
    • C. 对人生的思考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欧阳修的《蝶恋花》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欧阳修《蝶恋花》:虽主题相近,但更偏向于描绘自然景色,情感表达上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词典》
  • 《唐诗三百首》
  • 《清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