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春登楼遣兴》

时间: 2025-01-26 00:39:27

千条柳线织春愁,不放韶光入画楼。

远塞天低云漠漠,长河风静水悠悠。

十年客路双蓬鬓,万里归心一叶舟。

南北往来成底事,此身无恙任沉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条柳线织春愁,不放韶光入画楼。
远塞天低云漠漠,长河风静水悠悠。
十年客路双蓬鬓,万里归心一叶舟。
南北往来成底事,此身无恙任沉浮。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柳枝像千丝万缕的愁绪,不让美好的时光进入这画楼。
远处的山塞天际,云雾弥漫,长河静静流淌,水面悠然自得。
十年的漂泊使我的两鬓渐渐变白,归家的心情如同那孤舟在万里长河中。
南北之间的往来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只要我这个人安好,就任凭命运的沉浮。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条柳线:比喻柳枝如丝线般细长,形容春天的生机与愁绪交织。
  • 韶光:指美好的时光,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
  • 画楼:指装饰华丽的楼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远塞:指远方的山塞,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
  • 双蓬鬓:形容诗人因漂泊而白头,饱经风霜的样子。
  • 一叶舟:比喻孤独而脆弱的归家心愿。
  • 任沉浮:表示对命运的顺其自然,默然处之。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石门,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以刚正不阿、清白自守而闻名,尤其在朝中任职期间,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于谦的晚年,正值他经历了十年的漂泊生活,面对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寄托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蚤春登楼遣兴》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诗,诗中以春天的柳枝和宁静的河流为背景,融合了诗人的个人经历与情感。开头的“千条柳线”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更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这位漂泊十年的诗人眼中,却是愁苦的象征。接下来的“远塞天低云漠漠,长河风静水悠悠”则展现了诗人静谧而孤独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略显沉重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双鬓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经历的沧桑,而“一叶舟”则隐喻了诗人在广阔人生海洋中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此身无恙任沉浮”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释然态度,显示出他心中的淡泊与从容。

整首诗风格沉郁,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充分体现了于谦作为诗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条柳线织春愁:春天的柳枝如同千丝万缕的愁绪,织就了诗人的心情。
  2. 不放韶光入画楼:美好的时光难以进入这座装饰华丽的楼阁,暗示诗人内心难以平静。
  3. 远塞天低云漠漠:远处的山塞与低垂的云彩,营造出一种遥远而空旷的感觉。
  4. 长河风静水悠悠:长河静静流淌,水面安静,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思虑。
  5. 十年客路双蓬鬓:十年的漂泊使两鬓渐白,显现出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
  6. 万里归心一叶舟:归家的心情如同一只孤舟在浩瀚的水面上,表现出孤独与渺小。
  7. 南北往来成底事:反思南北之间的往来,质疑其意义。
  8. 此身无恙任沉浮:只要这个人安好,就任凭命运的波动,体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条柳线”比喻愁绪,与柳树的柔美形成对比。
  • 拟人:如“韶光”被赋予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出现对仗,如“风静水悠悠”与“客路双蓬鬓”。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在岁月流逝中对命运的淡然与释然,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春天与愁苦。
  2. :象征理想与现实的隔阂。
  3. 长河:象征人生的漫长旅途。
  4. :象征孤独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条柳线”比喻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诗人的愁绪
    • C. 生命的短暂
    • D. 自然的和谐
  2. “十年客路双蓬鬓”中“蓬鬓”指的是:

    • A. 诗人的头发
    • B. 诗人的衣服
    • C. 诗人的心情
    • D. 诗人的旅行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人生的无常与淡然
    • C. 对故乡的思念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之涣《登鹳雀楼》
  2. 李白《庐山谣》
  3.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于谦的《蚤春登楼遣兴》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注重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的感慨。两首诗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于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