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其一》
时间: 2025-04-29 03:55: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韶华谁系。清泪空盈袂。小院无人风细细。又是晚秋天气。无端枕畔钟声。夜深孤梦难成。萧索五陵公子,贫穷辜负今生。
白话文翻译:
谁在牵挂这美好的时光?泪水空流,沾湿了衣袖。小院里没有人,微风轻轻拂过。又是凉爽的晚秋时节。无奈的只是,枕边传来钟声,夜深人静,孤独的梦难以成真。五陵的公子们虽然风光无限,却因贫穷而辜负了这一生。
注释:
- 韶华:美好的时光。
- 清泪:清澈的泪水,意指悲伤。
- 盈袂:沾湿了衣袖,这里指泪水的流淌。
- 小院:指诗人所在的院子,象征孤独的环境。
- 无端:无缘无故,表示一种无奈的情绪。
- 枕畔钟声:床头传来的钟声,通常在夜深时分,给人带来孤独的感受。
- 孤梦:孤独的梦,暗示梦境之难以实现。
- 五陵公子:指的是古代富贵公子,常被用来象征富贵与奢华。
- 贫穷辜负今生:意指因为贫穷而无法实现理想,感到人生的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启孮(1886-1952),字子厚,号澄月,江苏常州人。金启孮是近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风格清新脱俗,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思索。开篇“韶华谁系”便引出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似乎在问,谁能真正把握住那美好的时光?诗人用“清泪空盈袂”来渲染一种无奈与悲伤,流下的泪水不仅是对过往的追忆,更是对现状的无力感。
小院无人,细风轻拂,再次强化了孤独的氛围。此时的秋天,带着一丝凉意,似乎在映衬诗人的内心世界。接着,诗人提到“无端枕畔钟声”,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孤独的深刻反思。钟声在夜深时分尤为清晰,打破了夜的宁静,却也无法唤醒梦中的美好。
最后,诗人以“萧索五陵公子,贫穷辜负今生”结束,触及了富贵与贫穷的主题,表达了一种对人生选择的无奈和悲哀。五陵公子象征着那些拥有财富与地位的人,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也未必能逃脱人生的无常与遗憾。这首诗以个人情感为主线,结合社会现象,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韶华谁系”:引入主题,感叹时光流逝。
- “清泪空盈袂”: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伤感。
- “小院无人风细细”:表现孤独的环境。
- “又是晚秋天气”:暗示时光的变化与个人的感受。
- “无端枕畔钟声”:孤独夜晚的心境。
- “夜深孤梦难成”:梦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 “萧索五陵公子”:对比富贵与贫穷的感慨。
- “贫穷辜负今生”:总结人生的遗憾。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清泪空盈袂”和“小院无人风细细”,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拟人:如“风细细”,赋予自然以情感。
- 象征: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感受。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孤独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 韶华:象征美好时光,寄托了对青春的怀念。
- 清泪:表达悲伤与失落,体现内心的情感挣扎。
- 小院:象征孤独与封闭的环境。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引发对过往的追忆。
- 五陵公子:象征富贵与地位,反映人生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韶华谁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愉悦
- B. 追忆
- C. 难过
-
“萧索五陵公子”中的五陵公子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富贵
- C. 农民
-
诗中提到的“钟声”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繁忙
- B. 时光流逝
- C. 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金启孮的《清平乐 其一》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金启孮着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爱情的追忆与渴望,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金启孮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