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眠窗北,偃卧喧雷息,
依约关山归路忆,梦绕池塘春碧。
功名负我青春,悤悤日月奔轮,
且把琴书归去,山林道发儒巾。
白话文翻译:
我在窗北高卧,安静地躺着,喧嚣的雷声已经平息。
隐约间,我回忆起那条通往关山的归路,梦中常常萦绕的是春天池塘的碧绿。
功名让我辜负了青春,日月不停地奔流而过。
不如把琴书带回去,回到山林中去,重新开始我的儒生生活。
注释:
- 高眠窗北:高卧于窗北,指高高地躺着,位置在窗户的北侧。
- 偃卧:躺卧,安静地休息。
- 喧雷息:喧闹的雷声停止了。
- 依约:依稀、模糊地。
- 关山:指险峻的山岭,常用来象征归途的艰难。
- 梦绕:梦中萦绕,指梦里常常想到。
- 碧:形容池塘的水清澈碧绿。
- 功名负我青春:意指追求功名让青春虚度。
- 悤悤:形容日月流逝之快。
- 琴书:琴和书,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
- 山林道发儒巾:回到山林中,重新戴上儒士的帽子。
典故解析:
- 关山: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归途的艰辛与旅途的遥远。
- 琴书:古代士人理想生活的象征,琴代表音乐,书代表知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弘范,元代诗人,以诗词和散文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代,诗人在这一时期面临着功名与理想的矛盾,表达了对青春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四首 其二》充满了对人生的哲思与情感的流露。诗人高卧于窗北,享受着片刻的宁静,雷声的消散象征着外界纷扰的暂时远离。在这个安静的时刻,诗人开始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归路,关山的艰难与池塘的春色交织在梦中,展现了他对过往的深刻怀念。
诗中“功名负我青春”,直白而又感伤地表达了对追求功名的反思,似乎在控诉社会对青春的消耗。而“且把琴书归去”,则是一种向往与解脱,诗人希望能回归自然,过上简朴而自由的生活。这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正是许多文人共同的心声。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青春的惋惜,又有对未来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高眠窗北:表达诗人当下的安逸与闲适。
- 偃卧喧雷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外界的喧嚣已然远去。
- 依约关山归路忆:回忆起过去的艰难旅程,充满了思乡之情。
- 梦绕池塘春碧:春天的美好景象在梦中萦绕,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功名负我青春:反思追求功名的代价,表达了对失去青春的无奈。
- 悤悤日月奔轮:强调时间的无情流逝,令人感慨。
- 且把琴书归去:渴望回归到简单的生活中,重新寻找自我。
- 山林道发儒巾:象征着重拾文人理想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眠窗北,偃卧喧雷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如“梦绕池塘春碧”,将春天的美好与梦境结合,象征着心灵的寄托。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功名利禄的反思与对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在喧嚣中对安静、简单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窗北:象征着一个安静、独立的空间。
- 雷声:代表外界的烦扰与喧嚣。
- 关山:象征人生的艰难与追求的曲折。
- 池塘春碧: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心灵的宁静。
- 琴书: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与理想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眠窗北”指的是: A. 在南边高卧
B. 在北边高卧
C. 在东边高卧
D. 在西边高卧 -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非常渴望
B. 感到无奈
C. 无所谓
D. 赞美 -
诗中的“梦绕池塘春碧”意指: A. 春天的池塘很美
B. 春天的梦境常常出现
C. 过去的回忆
D. 未来的幻想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张弘范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张弘范更注重内心感受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不羁的气势。
- 同题材对比:张弘范的归隐情怀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有着相似的主题,都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功名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张弘范诗词集》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