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岭寄子由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22 22:51:05

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

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光荣归佩呈佳瑞,瘴疠幽居弄晚岚。

从此西风庾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岭寄子由二首 其一
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
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光荣归佩呈佳瑞,瘴疠幽居弄晚岚。
从此西风庾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的关心与对友人的思念。
我在这里写下许多无意义的建议,尽管我愿意为了冤屈的事情而死去,心中始终怀有忠诚。
在阳光下,我的赤诚心如明亮的星星,而我在岭南的泪水却流淌不止。
我希望获得的荣耀能够如同美好的瑞气,然而在这瘴气弥漫的幽居中,我只能一味地享受这晚霞。
从此,我将告别西风下的梅花,却不知将迎来何人骑着马来访。

注释:

  • 投章献策:指向朝廷献策。
  • 雪冤:洗清冤屈。
  • 丹心:赤诚的心。
  • 瘴疠:指瘴气和疾病,常指潮湿、闷热的气候带来的疾病。
  • 晚岚:晚上的山岚,指傍晚的朦胧景象。
  • 马毵毵:形容马鬃毛长而飘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尤其以诗、词、文而闻名。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苏轼被贬岭南期间,因政治原因,他在外地生活,思念友人,表达了他对国家、对朋友的关怀与忠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表现诗人对政治的不满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忠诚与无奈。开篇以“投章献策谩多谈”引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言论的自嘲,暗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即使献计良策也难以被采纳。接着,诗人提到“能雪冤忠死亦甘”,表达了他愿意为清白而死的决心,显示出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数行清泪岭云南”一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在“光荣归佩呈佳瑞”的期待中,诗人渴望得到的荣耀与理想却被“瘴疠幽居弄晚岚”的现实所阻隔,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通过告别西风下的梅花,隐喻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又展现出对未来的不确定,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离愁。这首诗在抒情上深刻而真挚,展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世界与对理想的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投章献策谩多谈:自嘲言论多而无用。
  2. 能雪冤忠死亦甘:愿意为清白与忠诚而死。
  3. 一片丹心天日下:表达赤诚之心在阳光下的光辉。
  4. 数行清泪岭云南:心中思念化为泪水。
  5. 光荣归佩呈佳瑞:希望获得荣耀。
  6. 瘴疠幽居弄晚岚:现实环境的困扰。
  7. 从此西风庾梅谢:告别过去的美好。
  8. 却迎谁与马毵毵: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光荣”、“梅花”等形式传达内心情感。
  • 对仗:前后句式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友人的思念展开,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持与无奈,反映了人生的复杂与情感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心:象征忠诚与赤诚。
  • 清泪:表现思念与悲伤。
  • 梅花:象征美好与坚韧。
  • 晚岚:暗示人生的无常与迷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投章献策”是指什么?
    A. 感慨政治
    B. 向朝廷献计
    C. 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B

  2. “一片丹心”所代表的情感是什么?
    A. 忍耐
    B. 忠诚
    C. 失落
    答案:B

  3. 诗人希望能够得到的是什么?
    A. 财富
    B. 荣耀
    C. 名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苏轼的《过岭寄子由二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有强烈的思乡之情,但苏轼更加强调忠诚与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亲情的眷恋。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全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