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匡庐晓行太阳山白鹤峰道中,次李少荃韵》

时间: 2025-02-04 16:18:58

月破松梢晓,诗吟马上秋。

凉风侵帽角。

曙色淡鞭头。

树影连村合,泉声咽石流。

山花红夹道,揽辔任勾留。

遥峰飞白鹤,野趣逼天真。

境僻风尘壑,山高月近人。

炊烟横鸟道,晓雾暗车尘。

莫动悲秋感,丹枫别有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破松梢晓,诗吟马上秋。
凉风侵帽角,曙色淡鞭头。
树影连村合,泉声咽石流。
山花红夹道,揽辔任勾留。
遥峰飞白鹤,野趣逼天真。
境僻风尘壑,山高月近人。
炊烟横鸟道,晓雾暗车尘。
莫动悲秋感,丹枫别有春。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月亮在松树的梢头破晓,骑马吟诗感受着秋意。
凉风吹拂着帽子的边角,晨曦微弱地照映着马鞭的前端。
树影与村庄交融在一起,泉水的声响在石头间流淌。
山花红艳地夹道而生,我任马儿停留在此。
远处的山峰上白鹤飞翔,野趣逼人,令人心神向往。
这里环境偏僻,尘世喧嚣远离,山高时月显得近人。
炊烟横过鸟儿飞翔的路,晨雾遮掩着车尘。
不要因悲秋而动情,红枫树下却另有春意。

注释:

  • :这里指的是月亮的光芒透过树梢,形成破晓的意象。
  • :吟诵,表示诗人一边骑行,一边吟咏。
  • 凉风:清晨的凉风,带来秋天的气息。
  • 曙色:晨曦,晨光。
  • 揽辔:停下来,握住缰绳,表示诗人停下马来欣赏风景。
  • 遥峰:远处的山峰,象征着高远和宁静。
  • 炊烟:指的是村庄中升起的炊烟,表明生活气息。
  • 莫动悲秋感:劝诫自己不要因秋天的悲伤而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玉麟,清代诗人,生于1820年,卒于1891年。他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游览匡庐时,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反映出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游匡庐晓行太阳山白鹤峰道中,次李少荃韵》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开头以“月破松梢晓”引入,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立刻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诗人在晨光中吟诗,体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对诗歌的热爱。

接下来,诗中描绘的“凉风侵帽角”和“曙色淡鞭头”,传递出清晨的凉意和宁静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而“树影连村合,泉声咽石流”更是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气息结合,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诗人对山花的描写,生动而细腻,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遥峰飞白鹤”与“野趣逼天真”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纯真的自然情怀,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中。而“境僻风尘壑,山高月近人”则强调了自然的高远与人世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莫动悲秋感,丹枫别有春”作结,提醒自己在秋天的悲凉中寻找春天的希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写景又抒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破松梢晓:清晨的月亮在松树尖端破晓,描绘宁静的清晨。
  2. 诗吟马上秋:骑马吟诵诗词,感受秋天的氛围,暗示诗人与自然的融合。
  3. 凉风侵帽角:凉风吹拂帽子的边角,传达出清晨的凉意。
  4. 曙色淡鞭头:晨曦微弱地照在马鞭上,描绘出光线的柔和。
  5. 树影连村合:树影与村庄相连,展现田园风光的和谐美。
  6. 泉声咽石流:泉水流淌,清脆的声音与石头的碰撞,给人以听觉享受。
  7. 山花红夹道:山花红艳,夹在道路两旁,增添生机与活力。
  8. 揽辔任勾留:诗人停下马来,凝视美景,表现出对自然的留恋。
  9. 遥峰飞白鹤:远处的山峰上白鹤飞翔,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10. 野趣逼天真:自然的趣味与单纯,令人心旷神怡。
  11. 境僻风尘壑:环境偏僻,远离尘嚣,强调隐逸生活的宁静。
  12. 山高月近人:山高月亮近,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加亲近。
  13. 炊烟横鸟道:炊烟伴随着鸟儿的飞翔,描绘出乡村的生活气息。
  14. 晓雾暗车尘:晨雾遮掩了车辆的尘土,增加了神秘感。
  15. 莫动悲秋感:不要因秋天的萧瑟而产生悲伤的情感。
  16. 丹枫别有春:即使是秋天的丹枫,也有春天的希望,表达人生态度的积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拟人:泉声、树影等具有生命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
  • 对仗:用词对称,增强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亲近,同时也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调在变化的季节中寻找永恒的美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明亮,代表着希望。
  • :象征坚韧与长寿,表现出诗人的品格。
  • :象征成熟与思考,也带有淡淡的忧伤。
  • 白鹤:象征自由与高洁,展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主要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凉风侵帽角”中的“凉风”主要传达了什么样的感觉?

    • A. 炎热
    • B. 凉爽
    • C. 寒冷
    • D. 闷热
  3. 诗的最后一句“丹枫别有春”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悲伤
    • B. 失落
    • C. 希望
    • D. 忧虑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写自然景观,强调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与感慨,但更侧重于壮阔的视野。
  • 李白《静夜思》:聚焦于对家乡的思念,与彭玉麟的游览自然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