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郑闳中》

时间: 2025-01-26 04:24:33

萧条行路欲华颠,回首山林尚渺然。

三釜只知为养急,五浆非敢在人先。

文章满世吾谁慕,行义如君众所传。

宜有至言来助我,可能空寄好诗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郑闳中
王安石
萧条行路欲华颠,
回首山林尚渺然。
三釜只知为养急,
五浆非敢在人先。
文章满世吾谁慕,
行义如君众所传。
宜有至言来助我,
可能空寄好诗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行路途中所感受到的萧条与孤独,回头望去,山林景色依然渺小而遥远。三釜之酒只知满足急需的饮食,五浆之饮则不敢在众人面前炫耀。如今文章满天下,然而我又有谁来仰慕呢?像您这样行义的人,大家都在传颂。希望能有一句至理名言来帮助我,不愿只是空对好诗篇。

注释:

  • 萧条:形容环境冷清、孤寂。
  • 华颠:形容名声显赫、荣华富贵的顶峰。
  • 三釜:指三锅酒,象征应急的饮食。
  • 五浆:指五种饮料,暗指丰富的饮食。
  • 行义:指行善义,做合乎道德的事情。
  • 至言:至理名言,能够给人启发的话。

典故解析:

  • 三釜与五浆:古代饮食文化的象征,强调物质生活的急需和过度追求。
  • 众所传:强调在道德和义理方面,人们对于行义之人的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推行“新法”的改革者。其诗词及散文风格独特,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与郑闳中交往之际,表明了他对人生理想与追求的思考,以及对朋友的期待与寄望。

诗歌鉴赏:

《酬郑闳中》这首诗在形式上简约而意蕴深邃,诗人通过描绘自身的行路之感,表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朋友的期望。首句“萧条行路欲华颠”将诗人对现状的迷惘与孤独毫不掩饰地呈现出来,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与外界的隔阂。接下来的“回首山林尚渺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山林虽美,却遥不可及,诗人感到自己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在中间几句中,王安石通过对三釜、五浆的描写,展示了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与精神的渴望之间的矛盾。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郑闳中这样的友人的期待,呼唤着能够给予自己指引的智慧之言。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期盼的交织,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萧条行路欲华颠:表达了诗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对荣华的渴望。
  2. 回首山林尚渺然:回头眺望山林,景色依旧渺小,象征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3. 三釜只知为养急:三锅酒只满足眼前的急需,暗喻物质满足的局限性。
  4. 五浆非敢在人先:五种饮料不敢在人前自夸,反映出谦逊与低调的品格。
  5. 文章满世吾谁慕:当今文章满世,自己却无人仰慕,表现出诗人的失落感。
  6. 行义如君众所传:像您这样行义的人,受到众人的传颂,赞美德行之人。
  7. 宜有至言来助我:希望能有一句至理名言来指导自己。
  8. 可能空寄好诗篇:不愿只是在好诗篇中空泛寄托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比物质的急需与精神的追求,强调内心的矛盾。
  • 象征:三釜、五浆象征着生活的物质与精神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人生的思考、对友人的期待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林:象征自然与理想,令人向往。
  • 酒与浆:象征物质生活,反映人们的追求与需求。
  • 至言:象征智慧与指导,反映诗人对真理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萧条行路欲华颠”所表达的心情是?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 D. 平静
  2. “三釜只知为养急”中的“三釜”指的是什么?

    • A. 美酒
    • B. 食物
    • C. 心情
    • D. 财富
  3. 诗中提到的“至言”是指什么?

    • A. 诗句
    • B. 俗语
    • C. 明理的言辞
    • D. 书信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将进酒》(李白):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强调豪放与对酒的放纵;而《酬郑闳中》则更显内省与对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