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信州回车馆中作二首
太白山根秋夜静,
乱泉深水绕床鸣。
病来空馆闻风雨,
恰似当年枕上声。
白话文翻译
在太白山脚下的秋夜里,四周寂静无声,
只有那乱流的泉水环绕着床边轻声呜咽。
我卧病在床,孤独的馆子里只听得风雨声,
这声响就像当年我在枕边听到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白山:指的是中国的一座山脉,象征孤独与空灵。
- 秋夜静:秋天的夜晚安静,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乱泉:指流动的泉水,声音混乱,给人以自然的感觉。
- 病来空馆:身患疾病时,独自待在空荡荡的馆舍中。
- 恰似:正如,表示一种比喻。
- 枕上声:指的是睡前听到的声音,暗示对往昔的怀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病来空馆”可看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反映了士人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政治上推行新法,试图进行改革,以振兴国家经济。他的诗词作品以清新脱俗、意蕴深远著称,常常体现出人生哲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身患疾病时期。诗中表现了他在孤独与病痛中对往昔的回忆,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受。
诗歌鉴赏
《信州回车馆中作二首》是一首表现孤独与对往昔怀念的诗。诗的开头“太白山根秋夜静”设定了一个静谧的环境,太白山作为背景,给人一种清冷而遥远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这种静谧并非单纯的安静,而是伴随着自然的声音——“乱泉深水绕床鸣”,泉水的流动带来了一种动感,似乎在与诗人的内心对话。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转向了自己的内心感受。“病来空馆闻风雨”,在这个孤独的时刻,诗人感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病痛,还是心灵的空虚。这里的“空馆”暗示着缺乏生气与活力的环境,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感受。而“恰似当年枕上声”则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一切的声音都回荡在他的耳边,唤起了他对年轻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在病痛中对宁静与过往的渴望。王安石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哲思,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白山根秋夜静:描述了秋夜的宁静,山脚下的环境让人感到安静而清冷。
- 乱泉深水绕床鸣:泉水流动的声音与静谧的夜晚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病来空馆闻风雨:在生病的孤寂中,诗人独自一人,耳边只剩下风雨的声音。
- 恰似当年枕上声:声音的回忆唤起了过往,表现出对青春和往昔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秋夜静”与“乱泉鸣”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病痛与空馆、风雨的声音相结合,表现内心的孤独与回忆的交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孤独和病痛中,人们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白山:象征孤独与清冷,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秋夜: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适合思考与回忆。
- 泉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声音,增添了诗的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太白山”指的是? A. 一座山脉
B. 一种植物
C. 一座城市 -
诗人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了孤独的感受? A. 旅行
B. 生病
C. 失恋 -
“恰似当年枕上声”中的“枕上声”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声音
B. 过去的回忆
C. 朋友的谈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与对往昔的思考。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描绘在孤独中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都涉及孤独主题,但王安石更倾向于内心的哲思,而李白则表现出更多的豪情与洒脱。通过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文翻译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