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

时间: 2025-01-11 08:46:21

人事日纷纷,不知春已分。

问梅成绿叶,看杏落红云。

燕向晴空语,蛙从夜静闻。

感时伤老大,孤坐对炉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春
作者: 高翥 〔宋代〕

人事日纷纷,不知春已分。
问梅成绿叶,看杏落红云。
燕向晴空语,蛙从夜静闻。
感时伤老大,孤坐对炉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而人们却忙于日常琐事,不知春天已经悄然来临。诗人询问梅花为何已变成绿叶,又看到杏花在落下红色的花瓣。燕子在晴空中欢快地鸣叫,蛙声在静谧的夜晚中传来。诗人感慨时光的流逝,感伤自己已年老,独自一人坐在炉火旁,心中充满了对时光的惆怅。

注释:

  • 人事:指人间的繁忙事务。
  • 纷纷:形容事情繁杂,纷扰不已。
  • :梅花,象征春天的来临。
  • :杏花,春天的另一种花。
  • :燕子,春天的迁徙鸟类,象征春天的到来。
  • :青蛙,春天常在夜间鸣叫。
  • 感时:感叹时光流逝。
  • 伤老大:感伤自己年老。

典故解析:

高翥以“梅”与“杏”作为春天的象征,表示春天的气息已渐渐显露。燕子与青蛙的出现也是春天的标志。诗中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孤独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高翥,字朝隐,号西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哲思。
  •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一个春天的时节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背景中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感春》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诗人在繁忙的人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然而他却在这种繁忙中感到一种无奈与孤独。诗中描绘了梅花与杏花的变化,燕子与青蛙的鸣叫,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诗人在面对春天的美丽时,不禁感叹自己的年华已逝,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整首诗意境幽深,情感真挚,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对比,具有很强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人事日纷纷”:描绘了人们忙碌的生活状态。
    2. “不知春已分”:人们在忙碌中未能察觉春天的到来。
    3. “问梅成绿叶”:询问梅花为何已经换了绿叶,象征季节的变化。
    4. “看杏落红云”:看到杏花的花瓣如红云般飘落。
    5. “燕向晴空语”:燕子在晴空中欢快地鸣叫,表现春天的生机。
    6. “蛙从夜静闻”:夜晚静谧中可以听到青蛙的叫声。
    7. “感时伤老大”:感叹时间的流逝与年老。
    8. “孤坐对炉熏”:独自坐在炉火旁,感受到一丝孤独与愁苦。
  • 修辞手法

    • 拟人:燕子在晴空中“语”,赋予了燕子人性化的语言。
    • 对仗:如“问梅成绿叶,看杏落红云”,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知与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梅花与杏花: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春天气息。
  • 燕子与青蛙:春天生物的象征,表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 火炉:象征着温暖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天的象征物有哪些?
      • A. 梅花 B. 玫瑰 C. 杏花 D. 燕子
    2. 诗人对年老的感受是什么?
      • A. 高兴 B. 感伤 C. 无所谓 D. 忽略
    3. 诗中提到的夜间声音是?
      • A. 鸟鸣 B. 蛙声 C. 风声 D. 雨声

答案

  1. A, C,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思。
  • 诗词对比:王维的《竹里馆》与高翥的《感春》都在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但王维更注重内心的宁静,而高翥则更多地表现出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解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详细分析古典诗词的艺术风格与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