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县秋日》

时间: 2025-01-11 08:54:53

古井梧桐老,平田{左禾右罢}稏收。

鸡豚百里社,砧杵十分秋。

乾鹊催归兴,寒蝉唤客愁。

衔杯忆霜蟹,沙尾暮停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井梧桐老,平田左禾右罢稏收。
鸡豚百里社,砧杵十分秋。
乾鹊催归兴,寒蝉唤客愁。
衔杯忆霜蟹,沙尾暮停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宁静与丰收的场景。古老的井边和梧桐树已显苍老,平坦的田地里,禾苗左右都已收获完毕。鸡鸣和猪叫声在百里乡村里回荡,秋天的砧板和杵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干燥的乌鸦催促着归家的兴致,寒蝉的鸣叫则引发了客人的愁绪。举杯畅饮时,想起了霜降后的螃蟹,傍晚的沙滩上停泊着我的小舟。

注释

  • 古井:指年代久远的井,象征着历史的积淀。
  • 梧桐:古代常用于指代高大、苍老的树木,寓意岁月。
  • :稻谷等植物,象征着丰收。
  • 罢稏:停止收割,表明已经完成了秋收。
  • 鸡豚:家禽和家畜,表示田园生活的繁荣。
  • 砧杵:砧板和杵,代表着秋季收粮后忙碌的场景。
  • 乾鹊:指乌鸦,通常与归家、喜庆相关。
  • 寒蝉:秋天的蝉,常用来表达寂寞和忧愁。
  • 霜蟹:指秋冬之交的螃蟹,正是食欲的象征。
  • 沙尾:指沙滩的尽头,表示归家的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字子华,号浮云,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擅长描绘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富阳县秋日》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表达了对秋日丰收的喜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诗歌鉴赏

《富阳县秋日》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展现了宋代农村秋日的恬静与丰收。首联“古井梧桐老,平田左禾右罢稏收”通过古井和梧桐树的陈旧,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展现出一种悠久的历史感。接下来的“鸡豚百里社,砧杵十分秋”则通过家禽的叫声和砧杵的声响,描绘出农村的丰收与热闹场景。

诗中“乾鹊催归兴,寒蝉唤客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丰收的喜悦,也有对朋友离别的惆怅。最后“衔杯忆霜蟹,沙尾暮停舟”将这份情感升华,举杯畅饮时,思绪回到了秋天的美味,仿佛在感受那份惬意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绘,展现了秋日农村的静谧与丰饶,情感真挚,蕴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井梧桐老:古井与梧桐树的陈旧,暗示岁月的流逝与乡村的历史。
  2. 平田左禾右罢稏收:描绘田野的丰收景象,表达喜悦与满足。
  3. 鸡豚百里社:乡村的生活气息,家禽的叫声让人感受到温暖。
  4. 砧杵十分秋:秋天的繁忙,砧板和杵声交织,象征着丰收的成果。
  5. 乾鹊催归兴:乌鸦的叫声催促归家,表现出浓厚的归属感。
  6. 寒蝉唤客愁:寒蝉的鸣叫引发了客人的愁绪,形成对比。
  7. 衔杯忆霜蟹:举杯畅饮,思念秋天的美味,反映出诗人的生活情趣。
  8. 沙尾暮停舟:描绘归家的舟泊于沙滩,象征着安宁与归属。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鸡豚”与“砧杵”,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如“寒蝉唤客愁”,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
  • 比喻:隐喻丰收的喜悦与离别的愁绪,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家乡的眷恋,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在享受秋日的丰盈时,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情的变化,情感丰富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井:象征历史与时间的积淀。
  • 梧桐:寓意深厚的乡土情感。
  • :丰收与希望的象征。
  • 鸡豚:代表乡村的繁荣与活力。
  • 寒蝉:引发愁绪,代表秋天的孤寂。
  • 霜蟹:秋天特有的美味,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井”象征着什么?

    • A. 青春
    • B. 历史
    • C. 快乐
  2. “寒蝉唤客愁”中的“寒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 A. 喜悦
    • B. 忧愁
    • C. 激动
  3. 诗中提到的“砧杵”指的是什么?

    • A. 田园风光
    • B. 秋收的忙碌
    • C. 旅行的乐趣

答案

  1. B. 历史
  2. B. 忧愁
  3. B. 秋收的忙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山行》:杜牧

诗词对比

《秋夕》与本诗都描绘了秋天的意境,但《秋夕》更多地关注于孤独与思乡之情,而《富阳县秋日》则聚焦于丰收的喜悦和田园的温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秋日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