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节中寄季和弟》

时间: 2025-02-04 15:35:37

平生旷达慕庄周,老觉悲来不自由。

节里忆君频梦见,遥传掬泪过江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生旷达慕庄周,老觉悲来不自由。节里忆君频梦见,遥传掬泪过江州。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心胸开阔,仰慕庄周的洒脱;现在年老了,心中却感到无奈的悲伤。节日里常常想念你,梦中频频相见,远方传来我捧泪的情意,直至江州。

注释:

  • 平生:一生,指诗人的一生经历。
  • 旷达:心胸开阔,不拘小节。
  • :仰慕,向往。
  • 庄周:指庄子,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以旷达洒脱著称。
  • 老觉:年老后觉得。
  • 悲来不自由:感到悲伤而无法自如。
  • 节里:节日里,指特定的节庆时刻。
  • 忆君:想念你,君指朋友或弟弟。
  • 频梦见:经常在梦中见到。
  • 遥传:远方传来。
  • 掬泪:捧起眼泪,表现悲伤。
  • 江州:指江州,可能是指诗人流亡的地方。

典故解析:

  1. 庄周: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人物,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2. 江州:历史上与李白等诗人有关,可能暗示诗人对故土的思念或过往的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壁,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见记载,但其诗作多体现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对人世悲欢的感悟。李壁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相结合。

创作背景:

《临川节中寄季和弟》创作于节日之际,诗人因节日的氛围而思念远方的友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对友谊的珍惜。开篇“平生旷达慕庄周”,展现了诗人心胸开阔、向往自由的理想;而“老觉悲来不自由”则表露出他在岁月流逝中对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正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接下来的“节里忆君频梦见”,则转向对友人的思念,节日的氛围唤起了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追忆。诗人在梦中常常与友人相见,体现了情感的深切与真挚。最后一句“遥传掬泪过江州”,通过“掬泪”的形象化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及内心的悲伤,表现出一种对友谊的无奈与珍惜。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次分明,前半部分引入背景与情感,后半部分则通过意象的描绘深化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旷达慕庄周:诗人自述一生心态开阔,向往自由的生活。
  2. 老觉悲来不自由:随着年岁增长,内心的悲伤与对自由的渴望愈加强烈。
  3. 节里忆君频梦见:在特定的节日里,想念友人,梦中常常相见,显示出思念之情。
  4. 遥传掬泪过江州:远方传来捧泪的情感,表达对友谊的深切怀念与心中的悲伤。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的内心冲突。
  • 意象:如“掬泪”表现了深情与悲伤,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庄周:象征自由与洒脱。
  • :象征思念与悲伤。
  • :象征团圆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壁的“平生旷达”指的是: A. 心胸开阔 B. 年龄增长 C. 遇到挫折

  2. 诗中提到的“庄周”代表了: A. 诗人的朋友 B. 自由洒脱的生活方式 C. 追求名利

  3. “遥传掬泪过江州”中“掬泪”是指: A. 伤心流泪 B. 快乐泪水 C. 祝贺的泪水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表现友谊与离愁。

诗词对比:

比较李壁的《临川节中寄季和弟》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但李壁更强调内心的无奈与悲伤,而王维则更显希望与祝福。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李壁诗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