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郎夜饮井水》

时间: 2025-02-04 16:14:59

吴兴六月水泉温,千顷荷花聚暗蚊。

此井独能深一丈,源龙如故亦如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王郎夜饮井水
苏轼 〔宋代〕

吴兴六月水泉温,
千顷荷花聚暗蚊。
此井独能深一丈,
源龙如故亦如君。

白话文翻译:

在吴兴的六月,泉水温暖,
千亩荷花盛开,蚊子成群。
这口井独独有一丈深,
泉水的源头如同你我一样常在。

注释:

  • 吴兴:古地名,今浙江湖州市。
  • 水泉温:泉水的温度适中,给人舒适的感觉。
  • 千顷:形容荷花的广袤,面积非常大。
  • 暗蚊:蚊虫在荷花丛中滋生,暗示夏季的炎热和湿润。
  • 此井独能深一丈:形容井水的深度,突出其独特性。
  • 源龙:传说中的龙,象征水源的生命力。

典故解析:

“龙”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水有关,代表着水的力量和丰沛。此处的“源龙”可能暗指水的源头及其生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自然景物、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夏夜,苏轼与朋友王郎在吴兴饮水时所作,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情谊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夏季夜晚的宁静与温暖。诗人用“吴兴六月水泉温”引入,描绘出一个温暖的夏夜,形成一种舒适的氛围。在“千顷荷花聚暗蚊”中,诗人巧妙地将荷花的美丽与蚊虫的滋生相联系,体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夏季的特点。最后两句通过水井的深度引申出对友人的赞美,表现了诗人与王郎之间深厚的友情。整首诗意境幽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苏轼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兴六月水泉温:描绘夏季的温暖和自然的舒适环境。
  • 千顷荷花聚暗蚊:展现荷花的密集与夏季的多虫,形成对比。
  • 此井独能深一丈:强调井水的独特与深邃,象征友情的深厚。
  • 源龙如故亦如君:用“龙”来比喻水源与友人,表达了对朋友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水泉温”与“暗蚊”,形成对称。
  • 比喻:将“源龙”比作水的根源,增加了诗的意象。
  • 意象:通过水、荷花等自然意象,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夜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然的热爱,传递出一种温暖与和谐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水泉:象征生命和活力,代表自然的恩赐。
  • 荷花:象征美好与纯洁,富含夏季的生机。
  • :象征深邃与恒久,暗示友情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源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生物
    B. 水的源头
    C. 朋友

  2. “千顷荷花聚暗蚊”中“暗蚊”指的是什么? A. 昏暗的环境
    B. 夏季的蚊虫

  3. 诗中描写的地点是哪里? A. 杭州
    B. 吴兴
    C. 苏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的气概。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