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时间: 2025-02-04 15:33: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作者: 吴绡
姑苏曾是繁华处。叹寂寞闲来住。转眼年光三月暮。几朝晴暖,几番风雨。容易春来去。帘前隐隐门前路。肠断梁边燕飞去。但是情来惟独语。花间诗酒,塘边箫鼓。烟景漫空絮。
白话文翻译
姑苏曾经是繁华的地方,如今却让我感到寂寞,闲来无事地度日。转眼间,三月已近尾声,几天的晴暖和几次的风雨交替而过,春天总是这样容易来去。帘外隐约可见门前的道路,肠断时看到梁边的燕子飞去。唯有对情感的诉说才能倾诉我内心的孤独。花间饮酒作诗,塘边悠扬的箫鼓声,烟雾弥漫,空中飘浮着柳絮。
注释
- 姑苏: 苏州的古称,曾为繁华之地。
- 肠断: 形容心中悲伤,肠子都要断了。
- 燕飞去: 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离去,表达人生的无常。
- 箫鼓: 古代乐器,象征着欢娱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绡,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繁华的对比,诗人通过对姑苏的回忆与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青玉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寂寞生活的无奈。诗中“姑苏曾是繁华处”一句,勾起了读者对昔日景象的想象,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无奈。随着“转眼年光三月暮”的描写,时间的流逝仿佛在瞬间加速,诗人用“几朝晴暖,几番风雨”表现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幻。
而“肠断梁边燕飞去”则是诗中情感的高潮,燕子的飞去不仅象征着春天的离去,更是对美好事物不可挽回的惋惜。这种情感在“花间诗酒,塘边箫鼓”中得到了寄托,诗人用诗酒和音乐来抒发情感,然而“烟景漫空絮”又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交织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既有美的享受,也有心灵的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姑苏曾是繁华处: 追忆姑苏的繁华,反映出对美好过往的留恋。
- 叹寂寞闲来住: 感叹如今的寂寞生活,表现诗人的无奈。
- 转眼年光三月暮: 时间流逝迅速,岁月无情。
- 几朝晴暖,几番风雨: 暗示生活的多变与不确定。
- 容易春来去: 春天的来去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帘前隐隐门前路: 细腻的景象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
- 肠断梁边燕飞去: 表达心中悲痛与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 但是情来惟独语: 诉说情感的无奈与孤独。
- 花间诗酒,塘边箫鼓: 表达通过诗酒与音乐抒发情感的渴望。
- 烟景漫空絮: 结尾的意象渲染出一种空灵而哀伤的美感。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 将春天与人生的无常相提并论,增添了哲理深度。
- 拟人: 燕子的飞去似乎带走了春天,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逝去繁华的怀念与对生活孤独的深切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姑苏: 繁华与历史的象征。
- 燕子: 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命与爱情的流逝。
- 花、酒、箫鼓: 象征着美好的生活情趣与人际交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青玉案》的作者是?
- A. 杜甫
- B. 李白
- C. 吴绡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肠断梁边燕飞去”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 D. 无奈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B. 对逝去繁华的怀念与孤独的感慨
- C. 对自然景色的描写
-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青玉案》与《江城子·密州出猎》: 两者均反映了对往昔的怀念,但《青玉案》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对逝去的哀伤,而《江城子》则表现出豪情与壮志的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