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楼》
时间: 2025-02-04 14:10: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秦楼
方千里 〔宋代〕
柳拂鹅黄,草揉螺黛,院落雨痕才断。
蜂须雾湿,燕嘴泥融,陌上细风频扇。
多少艳景关心,长苦春光,疾如飞箭。
对东风忍负,西园清赏,翠深香远。
空暗忆醉走铜驼,闲敲金革登,倦迹素衣尘染。
因花瘦觉,为酒情钟,绿鬓几番催变。
何况逢迎向人,眉黛供愁,娇波回倩。
料相思此际,浓似飞红万点。
白话文翻译:
柳树轻拂着鹅黄的嫩芽,草地揉搓出深黛的颜色,院落里的雨痕刚刚消散。
蜜蜂在湿雾中飞舞,燕子嘴里叼着泥巴,在陌上细风中频频扇动。
多少美好的景色关乎心情,长久的春光让人苦恼,转瞬即逝如飞箭。
面对东风不得不忍耐,西园的清赏,翠绿深远香气扑鼻。
空闲时暗自回忆醉走铜驼,闲敲金革,倦怠的身影染上了灰尘。
因花而瘦,因酒而情钟,绿鬓几度催人变幻。
更何况迎合他人,眉黛承载着烦忧,娇媚的波浪回眸。
想必此刻的相思,浓烈得如同飞舞的红花,点点滴滴。
注释:
- 鹅黄:嫩黄的颜色,形容柳叶的颜色。
- 螺黛:深青色,形容草色。
- 雨痕:雨后的痕迹,形容庭院中湿润的景象。
- 蜂须:蜜蜂的触角。
- 燕嘴:燕子嘴里叼的泥巴。
- 铜驼:古代的驼车,常用于送别,暗指离别的情景。
- 绿鬓:指年轻的女子,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千里,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他的诗作颇具风格,常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过秦楼》创作于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代,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与离愁别恨,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过秦楼》透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春日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愁绪。诗中以“柳拂鹅黄”和“草揉螺黛”开篇,描绘出春日的美丽景象,似乎在展现生命的蓬勃与希望。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却渐渐流露出对春光短暂的无奈与对过往的思念,情感由外在的自然景象转向内心的抒发。特别是“对东风忍负,西园清赏”,揭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奈。
诗中还涉及了诸多感情的纠结,如“因花瘦觉,为酒情钟”,诗人通过花与酒的意象,表达了因情而生的忧愁与思念。尤其在“何况逢迎向人,眉黛供愁,娇波回倩”中,诗人深刻地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既有迎合他人的无奈,又有内心的孤独。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透出了一股淡淡的忧伤,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拂鹅黄,草揉螺黛:描绘春日的柳树与草地,色彩鲜明,生动形象。
- 院落雨痕才断:雨后庭院的湿润痕迹,暗示时光的流逝。
- 蜂须雾湿,燕嘴泥融:自然生物在春天的活跃,表现出生命的生机与活力。
- 多少艳景关心:对美好景色的感慨,暗含对光阴的珍惜。
- 长苦春光,疾如飞箭:春光虽美,却转瞬即逝,带来了无尽的惆怅。
- 对东风忍负:面对春风的吹拂,内心却难以释怀。
- 翠深香远:形容西园的景色,虽美却远离内心的忧愁。
- 空暗忆醉走铜驼:回忆往昔的快乐时光,显得尤为珍贵。
- 闲敲金革登:闲暇时敲打乐器,表现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 倦迹素衣尘染:形容因忙碌而沾染的尘埃,暗示生活的疲惫。
- 因花瘦觉,为酒情钟:因花而生的思绪,因酒而起的情感。
- 绿鬓几番催变:青春易逝,时间催人老。
- 何况逢迎向人:与他人交往中,内心的愁苦与孤独。
- 料相思此际,浓似飞红万点:最后表达了此时此刻的思念浓烈如飞花般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光疾如飞箭”,形象地表达了时光的流逝。
- 拟人:如“柳拂鹅黄”,赋予柳树以生动的动作。
- 对仗:如“蜂须雾湿,燕嘴泥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日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曾经欢乐的追忆,传达出复杂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伤。
意象分析:
- 柳:象征春天,生机与希望。
- 蜂与燕: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花与酒:代表美好而短暂的时光,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柳拂鹅黄”中的“鹅黄”指的是: a) 深青色
b) 嫩黄的颜色
c) 乌黑的颜色 -
“春光疾如飞箭”说明了什么? a) 春光很慢
b) 春光转瞬即逝
c) 春天永恒 -
诗中提到的“铜驼”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离别与追忆
c) 自由
答案:
- b) 嫩黄的颜色
- b) 春光转瞬即逝
- b) 离别与追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失去的怀念,但情感更为细腻;而《过秦楼》则将自然与个人情感结合得更为紧密,展现出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