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
时间: 2025-04-28 08:11: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扫花游
作者: 方千里 〔宋代〕
野亭话别,恨露草芊绵,晓风酸楚。
怨丝恨缕。正杨花碎玉,满城雪舞。
耿耿无言,暗洒阑干泪雨。
片帆去。纵百种避愁,愁早知处。
离思都几许。但渐惯征尘,斗迷归路。
乱山似俎。更重江浪淼,易沈书素。
瞪目销魂,自觉孤吟调苦。
小留伫。隔前村数声箫鼓。
白话文翻译:
在野外的小亭子里告别,心中对那露水和柔软的草感到怨恨,晓风中带着酸楚。
怨恨的情愫如缕如丝。正好像杨花如碎玉般飘洒,满城似雪在舞动。
无言以对,默默地在栏杆上洒下泪水。
小舟渐行渐远。纵然有百般方法来逃避愁绪,愁苦早已知晓去处。
离别的思绪有多少呢?但渐渐习惯了征途的尘埃,反而迷失了归家的路。
乱山如同砧板,江水更是浩渺,容易淹没那封信的质朴。
目光呆滞,心中销魂,自觉吟唱着苦涩的曲调。
稍作停留,远处村庄传来几声箫鼓。
注释:
- 露草:露水沾湿的草,象征着柔情和离别的愁苦。
- 杨花:杨树的花朵,轻盈又飘散,象征着离别和无常。
- 阑干:栏杆,诗中用以描绘情感的寄托。
- 片帆:小船,象征着远行与离别。
- 征尘:旅途中的尘土,象征着流浪和漂泊的生活。
- 箫鼓:古乐器,象征着乡愁与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多处描写了自然景色与离别的情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离别、思乡的深切感受。这种情感在宋代诗词中非常常见,常用自然景色来映射内心的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千里,宋代著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辞藻著称。其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方千里流亡或旅行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扫花游》是方千里的一首经典诗作,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苦楚和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在野亭的话别中,运用了“恨露草芊绵,晓风酸楚”这样的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接着,诗中通过“杨花碎玉,满城雪舞”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无常,仿佛在映衬着人心的愁苦。
整首诗在情感的深度和细腻上都让人感到动容,尤其是“纵百种避愁,愁早知处”的句子,表达了即使有再多的方法想要逃避愁苦,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改变已知的悲伤。诗人对离别的思考与对归路的迷惘,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的结尾“隔前村数声箫鼓”则引入了乡村的音响,似乎在提醒人们尽管远行,故乡的音韵依旧在耳边萦绕,愈加加深了思乡的情感。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情感为主线,构建了一幅美丽而又忧伤的画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野亭话别,恨露草芊绵,晓风酸楚:在野外亭子告别,心中对露水和草的柔软感到惋惜,清晨的风带来酸楚的情感。
- 怨丝恨缕:怨恨的情感如丝如缕,纤细而深沉。
- 正杨花碎玉,满城雪舞:杨花飘零如碎玉,满城似雪在飞舞,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 耿耿无言,暗洒阑干泪雨:无言以对,默默地在栏杆上洒下泪水。
- 片帆去,纵百种避愁,愁早知处:小船渐行渐远,尽管有无数方法想要逃避愁苦,愁苦却早已知道去处。
- 离思都几许:离别之思到底有多少呢?
- 但渐惯征尘,斗迷归路:但逐渐习惯了旅途的尘土,反而迷失了归路。
- 乱山似俎,更重江浪淼,易沈书素:乱山如同砧板,江水浩淼,容易淹没书信的质朴。
- 瞪目销魂,自觉孤吟调苦:目光呆滞,心中销魂,自觉吟唱着苦涩的曲调。
- 小留伫,隔前村数声箫鼓:稍作停留,远处村庄传来几声箫鼓,勾起乡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乱山似俎”,将山形容为砧板,形象生动。
- 拟人:如“愁早知处”,赋予愁苦以意识,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体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露草:象征柔情与离别。
- 杨花:象征无常与飘散的情感。
- 阑干:寄托情感的物象。
- 片帆:象征远行与离别的舟船。
- 箫鼓:乡愁与思念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恨露草芊绵”中的“恨”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惋惜
- C. 愤怒
- D.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杨花”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
- B. 离别与无常
- C. 财富
- D. 希望
-
“纵百种避愁,愁早知处”这句表达了什么?
- A. 逃避愁苦是可能的
- B. 愁苦无处可逃
- C. 愁苦与快乐并存
- D. 只有时间能解决愁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鹊桥仙》
诗词对比:
- 《扫花游》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离愁别绪,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带有女子的温柔与细腻。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来反映内心情感,但表达方式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扫花游》这首诗的深刻意涵与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