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

时间: 2025-01-27 03:53:46

秦中胜岷蜀,故国不须归。

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

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

唐朝卿相宅,此外更应无。

请看庭前树,曾攀屋里姝。

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

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

爱君高堂上,有似蜀江壖。

墙外终南近,檐西太白偏。

晚梅晴自媚,老竹暗相迁。

未到遥闻说,吾庐安得然。

官去空留鹤,山浮不见鳌。

竹林迎日净,槐木拥亭高。

鸟噪知人至,蝉鸣觉口劳。

谁能饮堂上,解带不穿袍。

君看原上墓,坟尽但余碑。

谁见生前贵,尘生带下龟。

高堂幸有酒,一饮岂论赀。

勉强行乐耳,古人良可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 ——作者:苏辙

秦中胜岷蜀,故国不须归。
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
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
唐朝卿相宅,此外更应无。
请看庭前树,曾攀屋里姝。
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
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
爱君高堂上,有似蜀江壖。
墙外终南近,檐西太白偏。
晚梅晴自媚,老竹暗相迁。
未到遥闻说,吾庐安得然。
官去空留鹤,山浮不见鳌。
竹林迎日净,槐木拥亭高。
鸟噪知人至,蝉鸣觉口劳。
谁能饮堂上,解带不穿袍。
君看原上墓,坟尽但余碑。
谁见生前贵,尘生带下龟。
高堂幸有酒,一饮岂论赀。
勉强行乐耳,古人良可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尽管在秦中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但内心仍然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情感。诗人描绘了春风满堂、鸟啼花落的美好景象,却也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身世的无奈。他希望能够回到故乡,但又担心打扰到他人。诗中提到的唐朝遗址和庭前树木,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最后,诗人感叹即使有酒可饮,也难以忘却古人的悲哀,人生的欢乐往往是短暂的。

注释

  • 甲第:指富贵人家的住宅。
  • 巴山:指四川的一座山,代表着诗人对巴蜀地区的向往。
  • 蜀江壖:蜀江的岸边,形容美丽的景色。
  • 终南:指终南山,代表着隐士的生活。
  • 高堂:指高贵的房屋或家庭,常用来表示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翁,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苏轼的弟弟。他以理学和诗词闻名,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诗人身处动荡的社会中,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对故乡与个人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与感悟。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情感。

诗歌鉴赏

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怀旧情感,苏辙用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叹息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在这一片生机中,诗人却感到了一种无奈和孤独。尤其是“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却又对现实的顾虑与无奈。

此外,诗中对唐朝的提及,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当下世事变迁的思索。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失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对古人悲哀的感慨中,诗人展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秦中胜岷蜀:在秦地的生活胜过蜀地的美好。
  2. 故国不须归:对故乡的思念,虽然不必回去,但心中仍然牵挂。
  3. 甲第春风满:富贵之家春意盎然,象征着荣华富贵。
  4. 巴山昼梦非:巴山的梦境与现实有差距,暗含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5. 竹深啼鸟乱:描绘竹林深处鸟鸣声响,生动自然的景象。
  6. 花落晚蜂飞:描写花落后蜜蜂飞舞,传达时间流逝的感慨。
  7. 我欲西还去:表达归乡的愿望。
  8. 敲门慎勿违:对他人的尊重与顾虑。
  9. 唐朝卿相宅:提及历史的辉煌,暗示如今的落寞。
  10. 请看庭前树:呼唤人们关注庭前的树木,象征着记忆与历史。
  11. 流传渐失实:历史逐渐失去真实,感叹时间的无情。
  12. 遗老不禁徂:对年老者的遗憾与无奈。
  13. 试问归登物:询问归乡时所见的事物。
  14. 林间翠石孤:孤独的绿石,象征着孤独的思考。
  15. 爱君高堂上:对朋友高堂的赞美。
  16. 墙外终南近:终南山在身边,象征隐士的理想。
  17. 檐西太白偏:太白山在西边,暗示追求高远的理想。
  18. 晚梅晴自媚:晚梅在阳光下显得美丽,象征着宁静的生活。
  19. 老竹暗相迁:老竹在暗处移动,暗含世事变迁。
  20. 未到遥闻说:未到达故乡却已听闻消息,传达对故乡的关心。
  21. 吾庐安得然:对自家庐舍的向往。
  22. 官去空留鹤:官职离去,只留下孤鹤,象征着失落与孤独。
  23. 山浮不见鳌:山上不见神鳌,暗含对理想的失落。
  24. 竹林迎日净:竹林在阳光下显得清新,象征美好的生活。
  25. 槐木拥亭高:槐树环绕的高亭,象征着安静与雅致。
  26. 鸟噪知人至:鸟儿的鸣叫预示着客人的到来。
  27. 蝉鸣觉口劳:蝉鸣声响唤醒疲惫的心灵。
  28. 谁能饮堂上:谁能在堂上痛快饮酒。
  29. 解带不穿袍:放松带子却不穿衣袍,象征着放荡不羁。
  30. 君看原上墓:提及原上的墓地,象征着生命的终极。
  31. 坟尽但余碑:坟墓已尽,只剩下碑文,感叹历史的无情。
  32. 谁见生前贵:谁会在生前看到自己的价值。
  33. 尘生带下龟:尘世的繁华带来损耗,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34. 高堂幸有酒:高堂上幸好还有酒。
  35. 一饮岂论赀:一饮之间不必考虑财富。
  36. 勉强行乐耳:强迫自己寻欢作乐。
  37. 古人良可悲:感慨古人的悲哀,暗含对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竹深啼鸟乱”,用竹林和鸟鸣比喻自然的生机。
  • 对仗:如“晚梅晴自媚,老竹暗相迁”,形成美丽的对仗结构。
  • 拟人:如“鸟噪知人至”,赋予鸟类以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人对家乡、对历史的深情,以及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竹林:象征清静、隐逸的生活。
  2.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好。
  3. 高堂:象征荣华富贵的生活。
  4. 墓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终结。
  5.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巴山”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四川
    • B. 陕西
    • C. 湖南
    • D. 江西
  3. 诗人对故乡的态度是?

    • A. 思念
    • B. 忘记
    • C. 恨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宋代
  2. A. 四川
  3. A.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江雪》——柳宗元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辙的《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苏辙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故乡场景的描绘与情感的直接传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秦中胜岷蜀,故国不须归。下一句是什么

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上一句是什么

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下一句是什么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上一句是什么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下一句是什么

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上一句是什么

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下一句是什么

唐朝卿相宅,此外更应无。上一句是什么

唐朝卿相宅,此外更应无。下一句是什么

请看庭前树,曾攀屋里姝。上一句是什么

请看庭前树,曾攀屋里姝。下一句是什么

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上一句是什么

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下一句是什么

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上一句是什么

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下一句是什么

爱君高堂上,有似蜀江壖。上一句是什么

爱君高堂上,有似蜀江壖。下一句是什么

墙外终南近,檐西太白偏。上一句是什么

秦中胜岷蜀,下一句是什么

故国不须归。上一句是什么

故国不须归。下一句是什么

甲第春风满,上一句是什么

甲第春风满,下一句是什么

巴山昼梦非。上一句是什么

巴山昼梦非。下一句是什么

竹深啼鸟乱,上一句是什么

竹深啼鸟乱,下一句是什么

花落晚蜂飞。上一句是什么

花落晚蜂飞。下一句是什么

我欲西还去,上一句是什么

我欲西还去,下一句是什么

敲门慎勿违。上一句是什么

敲门慎勿违。下一句是什么

唐朝卿相宅,上一句是什么

唐朝卿相宅,下一句是什么

此外更应无。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