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孙巨源》
时间: 2025-01-27 05:21:35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作者: 苏辙 〔宋代〕
原文展示:
巨源学从横,世事夙讨论。
著书十万字,辩如白波翻。
谏垣适多事,忧心生病根。
立谈信无补,闭口出国门。
弃置卧江海,闵嘿宁复言。
朝行共长叹,逐客继二孙。
南方固乡党,谪官侣鹤猿。
风俗未宁静,朋党争排跟。
引去良自得,浊清在澄源。
往者未可招,冠盖方骏奔。
白话文翻译:
巨源(指作者孙巨源)的学问仿佛横溢,世事早已讨论过。
他著书十万字,辩论时如同白波翻滚。
在谏言的场所多有事情,忧愁的心情形成病根。
立场的讨论并无实质帮助,闭口不言出国门去。
弃置身心于江海之间,叹息不知再说何言。
早晨出门共长叹,逐客的日子接连如二孙。
南方本是我的乡党,谪官的同伴如鹤和猿。
风俗尚未宁静,朋党之间相争排挤。
随意引走自有其得,浊水清流在澄源。
过去的事情未可招回,名士如冠盖般纷纷奔走。
注释:
字词注释:
- 巨源: 指孙巨源,诗中的同舍。
- 夙: 早、长期。
- 谏垣: 指谏言的地方,象征政治场所。
- 浊清: 指事物的混杂与清澈。
- 冠盖: 指名士或权贵的人,形容人多。
典故解析:
- 二孙: 引用唐代的典故,意指被贬或流亡的士人,如二位名士的后代。
- 鹤猿: 比喻孤独的谪居生活,鹤和猿往往被视为高洁而孤独的动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晚翠,北宋著名词人、散文家,与其兄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门四学士”。他以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作品反映了个人的理想与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辙被贬期间,表达了他对政治失意的感慨及对同侪的思念。诗中流露出对世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往昔的怀念。
诗歌鉴赏:
苏辙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话题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他对人生和政治的思考。他开篇便以“巨源学从横”来称赞孙巨源的才华,表明了对同伴的尊重与认可。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苏辙则借助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写出了他对政治的无奈和忧虑。整首诗从个人情感出发,反映了当时政治风波与士人心态的复杂,尤其对“朋党争排”的批判,显示了他对当时风气的不满。
此外,诗中对自然的描写,如“卧江海”,不仅映射了诗人的淡泊名利之志,也隐含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结尾部分提到的“往者未可招,冠盖方骏奔”,是对往日辉煌的追忆与对未来命运的无奈,强烈的历史感让整首诗更加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巨源学从横: 指孙巨源的学问宽广而流畅。
- 世事夙讨论: 世间事务早已被讨论。
- 著书十万字: 形容其学识渊博,著作颇丰。
- 辩如白波翻: 形容辩论时的激烈和动荡。
- 谏垣适多事: 说谏言的地方烦事多。
- 忧心生病根: 担忧使得心病生根。
- 立谈信无补: 立场的谈论难以解决问题。
- 闭口出国门: 默默无言选择离开。
- 弃置卧江海: 选择隐退于江海。
- 闵嘿宁复言: 叹息再无言语可言。
- 朝行共长叹: 早晨出门感叹不已。
- 逐客继二孙: 生活如逐客般艰辛。
- 南方固乡党: 南方是故乡的党羽。
- 谪官侣鹤猿: 被贬的同伴如鹤猿般孤独。
- 风俗未宁静: 社会风俗尚未平宁。
- 朋党争排跟: 朋党之间争斗排挤。
- 引去良自得: 选择离开自有其得。
- 浊清在澄源: 浊水与清流同在澄源。
- 往者未可招: 过去的事无法招回。
- 冠盖方骏奔: 名士如同冠盖般纷纷奔走。
修辞手法:
- 比喻: “辩如白波翻”用波浪比喻辩论的激烈。
- 对仗: 每句结构相似,增强诗的韵律感。
- 排比: 通过对称的句式加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同伴的思念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海: 象征广阔和自由,寄托隐居的愿望。
- 鹤: 象征高洁与孤独,反映诗人内心的孤寂。
- 朋党: 表达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斗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苏轼
- B. 苏辙
- C. 孙巨源
- D. 李白
-
“巨源学从横”中的“巨源”指的是谁?
- A. 苏辙
- B. 孙巨源
- C. 苏轼
- D. 陆游
-
诗中提到的“朋党争排”主要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 A. 和睦相处
- B. 政治斗争
- C. 乡村生活
- D. 诗歌创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夜泊牛斗星》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 表达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情感豪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反映对友人的离别和人生的感慨,情感真挚。
通过比较,能看出宋代诗人们在面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局势时的共同心态,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苏辙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