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寿毕府判)》
时间: 2025-02-04 15:36:46意思解释
贺新郎(寿毕府判)
作者: 碧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衮衮登台阁。问诸公谁讲谁明,诗书礼乐。前日毕星光焰里,有一濂渠伊洛。被翠玉江山占却。天下国家多少事,好人才半刺东南角。当路者,欠商确。寿杯端拜深深酌。把寻常祝颂芜词,一时删削。引饮莱公同鼎轴,共定澶渊一著。二百载无人能学。文简毕公真事业,非先生之托谁之托。龟鹤舞,蛟龙跃。
白话文翻译:
在台阁上,众人云集,有谁能讲清楚诗书礼乐的道理呢?前几天在毕星的光辉下,仿佛看到了濂溪与伊洛这两位圣贤。苍翠的山河被他们占据。如今天下有多少事情需要处理,又有多少好人才被束缚在东南的边角。当今当道的人,似乎都不够可靠。祝寿的酒杯恭敬地端起,深深地饮下。把那些普通的祝颂词句,统统删去。邀请莱公共饮,商定澶渊的协议。两百年来无人能比。文采斐然的毕公,他的事业非是老师的托付,又是谁的托付呢?龟鹤在舞蹈,蛟龙在跃动。
注释:
- 衮衮: 形容众多或绵延的样子,这里指众人云集。
- 毕星: 指毕公之星,象征才华与成就。
- 濂渠伊洛: 濂溪和伊洛分别指代王阳明和孔子,象征圣人。
- 翠玉江山: 比喻美丽的山河。
- 澶渊: 指历史上著名的和平协议,象征着和谐与安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碧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诗风清新脱俗著称,擅长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对人生、国家、人才等深思熟虑之际,借助祝寿的场合,表达对人才与事业的渴望与反思。
诗歌鉴赏:
《贺新郎(寿毕府判)》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文化内涵的词作。整首词通过描绘众人的聚集,表达了对学问与才华的追求,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关切。诗中提到的“毕星”和“濂渠伊洛”,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对未来贤才的期待。诗人在祝寿的场合,恰如其分地提炼出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尤其是在描绘“天下国家多少事”的时候,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跃然纸上。通过“龟鹤舞,蛟龙跃”的意象,诗人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祝愿,形成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衮衮登台阁”:众人齐聚于台阁,象征重视文化交流。
- “问诸公谁讲谁明,诗书礼乐”:对众人的询问,显示出对学问的渴望。
- “前日毕星光焰里,有一濂渠伊洛”:追忆历史贤者,借此激励当代人。
- “天下国家多少事”:表达人生的复杂与责任。
-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毕星”比作才华的象征。
- 对仗: 整体结构严谨,形成和谐的对比。
-
主题思想: 通过对人才的渴望与历史的追寻,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关怀与希望。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衮衮: 象征众多贤者的聚集。
- 毕星、濂渠、伊洛: 代表着智慧与才华的传承。
- 龟鹤、蛟龙: 象征长寿与飞黄腾达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衮衮”在诗中表示什么? a) 美丽山河
b) 众多的人
c) 历史人物 -
诗中提到的“毕星”象征着? a) 长寿
b) 才华与成就
c) 和平协议
答案:
- b) 众多的人
- b) 才华与成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满江红》 - 岳飞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破阵子》相比,两者都反映了对国家与人才的关切,但碧虚的作品更偏向哲理思考,而辛弃疾则更注重历史的反思和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名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