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弹奏着玉琴,一根弦音清晰而心境宁静。
七弦琴声悠扬,传遍四周,万木在幽静的阴影中显得清澈宁静。
琴声能让江水像月光一样洁白,又能使江水变得深邃。
这让我明白了梧桐的枝头,可以用来装饰成金色的光辉。
注释:
字词注释:
- 调:指弹奏、演奏。
- 玉琴:指高档的琴,象征优雅。
- 泠泠:形容琴声清脆悦耳。
- 澄:清澈,干净的样子。
- 幽阴:指幽静而阴凉的环境。
- 徽:装饰,点缀。
- 黄金:象征财富和美好。
典故解析:
- 梧桐:在古代文化中,梧桐树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是凤凰栖息的树木,与高洁的品质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常建,唐代诗人,字季常,号干云,生于盛唐时期。他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江上琴兴》创作于常建游览江边时,受自然美景和琴声的启发。该诗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江上琴兴》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以“江上调玉琴”引入,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琴声与江水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泠泠七弦遍”,不仅描绘了琴声的清脆悦耳,也暗示了琴声传遍四周,使得周围的万物都显得澄清而幽静。
接下来的诗句“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更是将琴声的魅力推向高潮,琴声不仅美化了江水的颜色,也赋予了江水更深的内涵,显示了音乐的力量。最后一句“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则巧妙地将自然与艺术结合,表达了对音乐的赞美,仿佛将梧桐枝的美与琴声的美融为一体。整首诗通过音乐与自然的交融,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音乐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上调玉琴:在江边演奏着美丽的琴音,展示了自然与音乐的结合。
- 一弦清一心:琴声清晰,心境宁静,强调了心灵的和谐。
- 泠泠七弦遍:琴声清脆悦耳,传遍四周,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万木澄幽阴:树林在琴声中显得更加清澈、幽静,反映出音乐的美感。
- 能使江月白:琴声的美妙使得江水如月光般洁白,表现了音乐的魅力。
- 又令江水深:音乐可以让江水变得深邃,象征着情感的深度。
- 始知梧桐枝:通过音乐让人领悟到自然的美,梧桐树的枝头可以装饰成黄金般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琴声比作美丽的自然,使读者感受到音乐与自然的融合。
- 拟人:琴声似乎能影响江水的颜色和深度,赋予音乐生命。
- 对仗:每句之间有一定的音韵和结构上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和音乐的热爱,强调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心灵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象征流动的生命和自然的美。
- 琴:象征艺术和高雅的情操。
- 月:象征纯洁和宁静。
- 梧桐:象征高洁与吉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泠泠”描述的是哪种声音? A. 低沉
B. 清脆
C. 嘈杂 -
“能使江月白”中的“白”指的是什么? A. 月光的颜色
B. 江水的深度
C. 琴声的响亮 -
诗中提到的“梧桐”象征什么意思? A. 财富
B. 高洁
C. 哀愁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与常建的《江上琴兴》均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陶渊明更侧重于田园生活的恬淡,而常建则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出一份艺术的追求与情感的升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常建与唐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