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亭遥带寺,静者独登临。楚霁江流慢,春归泽气阴。野田青牧马,幽竹暖鸣禽。日日年光尽,何堪故国心。
白话文翻译:
孤独的小亭远远地依傍着寺庙,宁静的人独自登临。楚地的天空放晴,江水缓缓流动,春天归来,湿地之气显得阴沉。野外的田地青青,牧马在其中,幽深的竹林中温暖的鸟鸣。日子一天天过去,时光流逝,怎能承受对故国的思念。
注释:
- 孤亭:孤独的小亭子。
- 遥带寺:远远地依傍着寺庙。
- 静者:指诗人自己,喜欢安静的人。
- 楚霁:楚地的天空放晴。
- 江流慢:江水缓缓流动。
- 泽气阴:湿地之气显得阴沉。
- 野田青:野外的田地青青。
- 幽竹:幽深的竹林。
- 暖鸣禽:温暖的鸟鸣。
- 年光尽:时光流逝。
- 故国心:对故国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立春之日,诗人收到友人刘谷的来信后所作的回诗,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立春之日,诗人收到友人刘谷的来信后所作的回诗。立春是春天的开始,诗人在这个时节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对故国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立春之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诗中“孤亭遥带寺”和“静者独登临”描绘了诗人孤独的境遇和宁静的心境。“楚霁江流慢”和“春归泽气阴”则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野田青牧马”和“幽竹暖鸣禽”进一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日日年光尽,何堪故国心”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亭遥带寺:孤独的小亭子远远地依傍着寺庙,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静者独登临:宁静的人独自登临,表达了诗人喜欢安静和独处的性格。
- 楚霁江流慢:楚地的天空放晴,江水缓缓流动,描绘了春天的宁静和缓慢。
- 春归泽气阴:春天归来,湿地之气显得阴沉,表达了春天的复杂情感。
- 野田青牧马:野外的田地青青,牧马在其中,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 幽竹暖鸣禽:幽深的竹林中温暖的鸟鸣,表达了春天的温暖和宁静。
- 日日年光尽:日子一天天过去,时光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何堪故国心:怎能承受对故国的思念,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孤亭遥带寺”中的“遥带”比喻了小亭与寺庙的距离和依傍关系。
- 拟人:“春归泽气阴”中的“春归”赋予春天以人的行为,表达了春天的到来。
- 对仗:“野田青牧马,幽竹暖鸣禽”中的“野田”与“幽竹”,“青牧马”与“暖鸣禽”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诗人展现了孤独、宁静、生机和温暖等多种情感,最终归结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孤亭:孤独的小亭子,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宁静。
- 楚霁:楚地的天空放晴,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
- 江流慢:江水缓缓流动,象征着春天的宁静和缓慢。
- 春归:春天归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命的复苏。
- 野田青:野外的田地青青,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幽竹:幽深的竹林,象征着宁静和温暖。
- 暖鸣禽:温暖的鸟鸣,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 年光尽:时光流逝,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 故国心:对故国的思念,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割舍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孤亭”象征着什么? A. 孤独和宁静 B. 热闹和繁华 C. 悲伤和忧愁 D. 快乐和喜悦
-
“楚霁江流慢”中的“楚霁”指的是什么? A. 楚地的天空放晴 B. 楚地的天空阴沉 C. 楚地的江水汹涌 D. 楚地的江水干涸
-
“春归泽气阴”中的“春归”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离去 B. 春天的到来 C. 春天的寒冷 D. 春天的炎热
-
“日日年光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时间的无情 B. 人生的快乐 C. 自然的美丽 D. 社会的繁华
-
“何堪故国心”中的“故国心”指的是什么? A. 对故国的思念 B. 对故国的憎恨 C. 对故国的遗忘 D. 对故国的冷漠
答案:
- A
- A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郢的《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但李郢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郢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李郢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