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书事二首》
时间: 2025-01-27 03:14: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村居书事二首
(其一)
四十余年食太仓,
赐骸恩许返耕桑。
长丝出鬴蒪羹美,
白雪翻匙稻饭香。
酒户知贫焚旧券,
医翁怜病献新方。
春残睡足东窗下,
闻道长安依旧忙。
白话文翻译:
(其一)
四十多年来我只吃太仓的粮食,
赐予我恩典,允许我返乡务农。
长丝制成的蒪羹美味,
白米饭的香气扑鼻。
酒家知道我贫困,烧掉旧账,
医生怜悯我的病,献上新方子。
春天已过,我在东窗下睡得香,
听说长安那边依然忙碌。
注释:
- 太仓:指的是国家的粮仓,这里表示诗人受困于生活贫困。
- 赐骸恩:指皇帝或权贵给予的恩惠,允许他回到乡村务农。
- 蒪羹:用长丝制成的羹,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的美味。
- 酒户:酒家,指的是卖酒的地方。
- 焚旧券:烧掉旧的债务,表示酒家对他的宽容。
- 医翁:医生,指关心他的病情的人。
- 东窗下:指在东窗下休息的情景,给人一种安逸的感觉。
- 长安:古都长安,象征着繁华与忙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乡土的热爱,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国势衰弱,诗人心系国家,兼顾个人生活,表现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城市的反思。
诗歌鉴赏:
陆游的《村居书事二首》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长安繁华的反思,反映了他在晚年阶段的心境变化。诗中,开头便交代了四十余年在外生活的艰辛,回归乡村的愿望。这一段经历不仅是他个人的生活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面临的困境。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乡村美食的描述,如长丝制成的蒪羹和香喷喷的稻饭,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安逸与富足,形成了与繁华城市生活的对比。酒户的宽容和医生的关心,展现了乡村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真诚,这种人情味也成为他心灵的慰藉。
最后,"春残睡足东窗下"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享受,也暗示着他对长安繁华的不屑与疏离。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也有对长安繁华的无奈与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十余年食太仓:四十多年在外艰辛求生,只能依赖国家的粮食。
- 赐骸恩许返耕桑:得到了恩典,允许他回到故乡种田。
- 长丝出鬴蒪羹美:长丝制作的蒪羹,味道鲜美,暗示乡村的美好。
- 白雪翻匙稻饭香:稻饭的香气如白雪般洁白,表现食物的丰美。
- 酒户知贫焚旧券:酒家了解他的贫困,烧掉旧账,表现人情味。
- 医翁怜病献新方:医生怜悯他的病情,给予新的药方,体现关心。
- 春残睡足东窗下:春天已过,在东窗下安然入睡,表现安逸。
- 闻道长安依旧忙:听说长安依旧繁忙,表达对城市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雪翻匙稻饭香”,将稻饭比作白雪,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用对仗句式,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排比:在描述乡村美食时,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繁华都市生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陆游心系百姓、追求宁静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仓:象征着被困的生活状态。
- 蒪羹、稻饭:代表着美好的乡村生活。
- 酒户、医翁:象征着乡村人际关系的温情与关怀。
- 东窗:象征着宁静与安逸的生活环境。
- 长安:象征繁华与忙碌的城市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太仓”指代什么? A. 农田
B. 粮仓
C. 酒家
答案:B -
“四十余年”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富裕
B. 贫困
C. 享乐
答案:B -
诗人对长安的态度是? A. 向往
B. 无奈
C. 喜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渴望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诗词对比:
- 陆游的《村居书事二首》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美,但陆游更多地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而王维则体现了一种恬淡的心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