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读书》
时间: 2025-02-04 15:33: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灯下读书
陆游 〔宋代〕
少年喜书策,白首意未足。
幽窗灯一点,乐处超五欲。
而况黄州路,小雨渔村宿。
萧萧蒹葭声,为我洗暑毒。
琅然诵经史,少倦儿为续。
何必效莱公,长夜醉画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年轻时喜爱读书,到了老年仍然觉得意犹未尽。夜晚在幽静的窗前点亮一盏灯,读书时的快乐超越了五欲的享受。更何况在黄州的路上,偶遇小雨,在渔村中留宿,听着萧萧的芦苇声,仿佛洗净了夏天的暑气。朗朗地诵读经典,虽然年纪渐长,却依旧不觉得厌倦。何必效仿莱公(指莱茵河畔的诗人),长夜沉醉于酒和烛光中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书策:书籍和策论,指读书学习。
- 白首:年老的意思,指诗人的年纪。
- 超五欲:超越了五种欲望,即色、声、香、味、触。
- 黄州:指诗人陆游的居住地,黄州是他晚年的一个主要生活地区。
- 渔村:指有渔民居住的村落。
- 萧萧:形容芦苇随风摇曳的声音。
- 暑毒:夏天的炎热和烦闷。
- 琅然:声音清晰悦耳的样子。
- 少倦:不容易感到疲倦。
- 效莱公:指效仿陶渊明(字莱公),陶渊明以隐逸与酣饮闻名。
典故解析
莱公: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诗人,以隐居田园和酣饮知名。他的生活态度和诗歌风格影响了后世的隐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陆游以其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作品数量庞大,风格多样。他的诗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及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灯下读书》创作于陆游晚年时,他在黄州一带生活,那里自然环境优美,适合读书。诗中表达了他对读书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反思,反映了他追求精神世界的渴望。
诗歌鉴赏
《灯下读书》是一首体现陆游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自己读书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超越物质享受的理想。开篇“少年喜书策,白首意未足”一句,表现出他从年轻时就热爱读书,即使已到白头之年,仍然觉得意犹未尽。这种情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接下来的“幽窗灯一点,乐处超五欲”,则进一步揭示了读书带来的内心快乐,超越了世俗的五欲享受,显示了读书给他带来的精神满足。黄州路上的小雨渔村,勾勒出一种闲适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萧萧蒹葭声,为我洗暑毒”,通过自然的声音来洗净身心的烦躁,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后面几句中,诗人朗读经典,乐此不疲,表现出他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最后一句“何必效莱公,长夜醉画烛”则表达了他不想沉迷于酒色,而是希望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对读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突显了他作为一个文化人的自省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年喜书策: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对书籍与知识的热爱。
- 白首意未足:即使老了,但对于知识的渴望仍未满足,显示出他对学习的执着。
- 幽窗灯一点:夜晚在安静的窗前点亮一盏灯,营造了温馨的读书氛围。
- 乐处超五欲:将读书的快乐提升到超越物质欲望的高度,强调精神的愉悦。
- 而况黄州路:引入黄州的环境,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
- 小雨渔村宿:描述了在渔村中小雨的情景,增添了诗的宁静感。
- 萧萧蒹葭声:通过自然的声音,传达诗人内心的宁静。
- 为我洗暑毒:暗示读书带来心灵上的解脱,洗去夏日的烦闷。
- 琅然诵经史:朗朗读书声,表现出他对经典的喜爱。
- 少倦儿为续:即使年长,也不觉得疲倦,显示出他的毅力。
- 何必效莱公:不愿意像陶渊明那样沉醉于酒中,而是选择读书。
修辞手法
- 对仗:比如“少年喜书策,白首意未足”,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读书比作一种超越肉体欲望的精神享受。
- 拟人:如“萧萧蒹葭声”,赋予自然声音以人的情感,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展开,表现了陆游作为一个文化人的理想与情怀。诗中不仅有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也蕴含了对社会理想的追求,鼓励人们珍视知识与文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象征知识与智慧的光明。
- 书:代表文化与学习,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
- 小雨:象征着自然的洗礼与内心的宁静。
- 蒹葭:象征着自然的声音,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呼应。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情与对安静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陆游在诗中提到的“白首意未足”是什么意思? A. 年纪大了不再读书
B. 年纪大了仍想读书
C. 不再关心知识 -
诗中提到的“黄州路”代表什么? A. 诗人的居住地
B. 一条繁忙的街道
C. 一条山路 -
“何必效莱公”中的“莱公”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的经典作品,表达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自然的抒情。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陶渊明:陆游的诗歌多表现出对国家的关怀,而陶渊明则更多反映个人的隐逸生活。
- 《灯下读书》 vs. 《饮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知识与自然的追求,但陆游更注重对精神世界的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陶渊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