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时间: 2025-02-04 16:08:47

我爱湖山清绝地,抱琴携鹤住茆堂。

药苗自采盘蔬美,菰米新舂钵饭香。

南浦风烟无限好,北轩雷雨不胜凉。

旧交散落无消息,借问黄尘有底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爱湖山清绝地,
抱琴携鹤住茆堂。
药苗自采盘蔬美,
菰米新舂钵饭香。
南浦风烟无限好,
北轩雷雨不胜凉。
旧交散落无消息,
借问黄尘有底忙?

白话文翻译:

我热爱那湖山的清幽绝美之地,
抱着琴,携着仙鹤,住在茆草屋中。
自己采摘药苗,准备美味的蔬菜,
刚刚舂好的菰米,饭香四溢。
南边的江岸,烟雾缭绕,美不胜收,
北边的窗前,雷雨交加,令人感到清凉。
老朋友们散落无踪,音信全无,
不知问问黄尘,究竟在忙些什么?

注释:

字词注释:

  • 湖山:指湖泊和山岳,象征自然的美丽。
  • 茆堂:用茅草搭建的房屋,表示简朴的居住环境。
  • 药苗:指药用植物的幼苗,这里强调自给自足的生活。
  • 菰米:指一种水生植物的种子,常用于做饭。
  • 南浦:指南边的水边,景色幽美。
  • 北轩:指北边的窗户,通常用于观景。
  • 黄尘:指世俗的纷扰,象征喧闹的生活。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仙鹤”是长寿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
  • “药苗自采”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理想,符合道家思想中的清静无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因其诗作数量众多、风格多样而著称。他的诗歌多以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为主,语言简练,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即事》写于陆游晚年,他在经历了北方的战乱之后,隐居于浙江的山水之间,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往昔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即事》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全诗前半部分通过描写湖山的美景和简朴的生活,传达出一种恬淡、宁静的心境。诗人在茆堂中抱琴携鹤,体现了他对艺术与自然的结合的向往,而自采药苗、舂米做饭,则表现出一种田园自足的生活态度。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外部环境,“南浦风烟无限好”与“北轩雷雨不胜凉”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动荡。诗的最后两句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世事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生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功力和丰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爱湖山清绝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抱琴携鹤住茆堂:通过“琴”和“鹤”表现了隐逸生活。
  • 药苗自采盘蔬美:强调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 菰米新舂钵饭香:描绘了简单却美好的饮食生活。
  • 南浦风烟无限好:表现了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
  • 北轩雷雨不胜凉:对比自然的变化,反映内心的宁静。
  • 旧交散落无消息: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思念与无奈。
  • 借问黄尘有底忙:对社会纷扰的质疑与反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浦风烟”和“北轩雷雨”,形成对比。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事的感慨,与陆游一生的经历与情感密切相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象征艺术与内心的修养。
  • :象征长寿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 药苗菰米:象征简单纯粹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抱琴携鹤”意指什么?
    A. 寻找朋友
    B. 隐逸生活
    C. 参加宴会

  2. “南浦风烟无限好”中的“南浦”指的是哪里?
    A. 北方
    B. 西方
    C. 南边的水边

  3. 诗的最后一句“借问黄尘有底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失落与思考
    C. 愤怒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陆游的《即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但陆游更加强调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世事的感慨,而王维则更集中于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安详。

参考资料:

  • 《陆游集》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