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户》

时间: 2025-02-04 15:28:51

蔗浆那解破余酲,一读南华眼自明。

香缕映窗凝不散,墨丸入砚细无声。

太山蚁垤初何有,佛国魔宫本亦平。

此段光明谁障得?

旷怀还与老书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蔗浆那解破余酲,一读南华眼自明。
香缕映窗凝不散,墨丸入砚细无声。
太山蚁垤初何有,佛国魔宫本亦平。
此段光明谁障得?旷怀还与老书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饮酒后清醒的状态,读《南华经》使他的眼界更加开阔。香气缭绕,映照在窗前,久久不散;墨汁静静地渗入砚台,响声轻微。无论是高耸入云的泰山,还是佛国、魔宫,这些都是虚无的存在。面对这段光明,谁能阻挡呢?他的旷达心怀与年老的读书人相契合。

注释

字词注释

  • 蔗浆:甘蔗的汁液,代指酒。
  • 余酲:喝酒后残留的醉意。
  • 南华:指《南华经》,道教经典,内容博大精深。
  • 香缕:香气的丝缕,形容香气缭绕。
  • 墨丸:墨球,这里指墨汁。
  • 蚁垤:蚂蚁筑的土堆,形容微小之物。
  • 佛国:指佛教的圣地。
  • 魔宫:指幻境或邪恶之地。
  • 旷怀:宽广的心怀,形容胸怀开阔。
  • 老书生:年老的读书人,指知识渊博却不被世俗所困扰的人。

典故解析

  • 《南华经》:道教经典,强调道教思想的智慧和自然之道。
  • 泰山:象征着高大和巍峨,常用来比喻权势和地位。
  • 佛国与魔宫:对比佛教的圣洁与邪恶的幻象,体现了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他的诗以豪放激昂、意境深远而著称,常表达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掩户》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归隐于乡,内心对人生的思考愈发深刻。这首诗通过对酒后清醒时的感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领悟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本诗以酒后清醒为引子,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真谛的思考与领悟。开头两句,作者通过饮酒后的清醒,抒发了读书带来的精神启迪,显示出他对书籍的崇敬与向往。香气缭绕与墨汁静谧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淡泊与从容。

接下来的两句“太山蚁垤初何有,佛国魔宫本亦平”,则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无论是高大雄伟的泰山,还是神圣的佛国,亦或是邪恶的魔宫,最终都不过是世间的幻象,都是平等的存在。诗人在此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强调精神的自由与内心的光明。

最后一句“此段光明谁障得?旷怀还与老书生”,表达了作者对光明与智慧的追求,以及与知识、经验相结合的心境。这种旷达的心态正是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使人感受到一种无拘无束的自在与从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蔗浆那解破余酲:甘蔗汁又怎能解除我的醉意?表达醉酒后的清醒。
  2. 一读南华眼自明:读《南华经》后,心中自然明亮,表示书籍给予的智慧。
  3. 香缕映窗凝不散:香气缭绕在窗前,久久不散,描绘宁静的环境。
  4. 墨丸入砚细无声:墨水静静地渗入砚台,象征着内心的沉静与思考。
  5. 太山蚁垤初何有:泰山与蚂蚁土堆,象征大小之间的无所谓。
  6. 佛国魔宫本亦平:佛国与魔宫的虚幻,强调世事如梦。
  7. 此段光明谁障得?:面对这段光明,谁能阻挡呢?表达对真理的追求。
  8. 旷怀还与老书生:宽广的心怀与老书生的智慧相合,表现了内心的从容。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泰山与蚁垤、佛国与魔宫的对比,深化了人生哲理。
  • 意象:以香气、墨水等意象营造出宁静氛围,表现内心的平和。
  • 反问:最后一句的反问,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思辨性。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饮酒后的清醒、对书籍的向往、对世事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追求智慧的态度,体现了超脱世俗的旷达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蔗浆: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醉意。
  • 南华:代表智慧与哲学。
  • 香缕:象征宁静与美好。
  • 墨丸:代表书法与文化的沉淀。
  • 太山与蚁垤:象征着宏伟与渺小,人生的虚无。
  • 佛国与魔宫:象征着善与恶的对立,人生的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蔗浆”在诗中意指什么?
    A. 甘蔗汁
    B. 酒
    C. 食物
    D. 水

  2. 本诗中提到的“南华”指的是哪本书?
    A. 《道德经》
    B. 《南华经》
    C. 《论语》
    D. 《山海经》

  3. 诗中的“太山”与“蚁垤”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大小无所谓
    B. 生活的多样性
    C. 自然的壮丽
    D. 文化的深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现酒后豪情,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 杜甫《春望》:在乱世中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对比
陆游的《掩户》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均涉及对酒的描写,但陆游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哲理,而李白则侧重于豪放与享乐,体现出两者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