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雒城闻雁
明月照苍苔,横空一雁来。
影翻飞叶堕,声带晚风回。
塞北征人思,闺中少妇哀。
江南别业在,丛桂几枝开。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光照在青苔上,天际飞来一只大雁。
它的影子翻飞,落叶随之而下,
鸣叫的声音伴随着晚风回荡。
北方的征人思念故乡,闺中的少妇感到忧伤。
江南的别墅在何处,只有几枝桂花盛开。
注释:
- 苍苔:青苔,生长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象征着幽静和清冷。
- 横空:指在空中飞行,展翅而来,形容大雁在空中自由翱翔的状态。
- 塞北:指北方边塞地区,常常是征人出征的地方,暗示离乡之苦。
- 征人:在外征战的人,通常指士兵或远行的游子。
- 少妇:年轻的已婚女性,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
- 别业:指在江南的别墅或住所,体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典故解析:
- 明月:常用于诗词中,象征思乡之情,明月照人,往往引起对亲人的思念。
- 雁:雁群南飞,常被用来象征游子,独自飞行的雁更是引发对孤独与思乡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兰贞,明代女性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探讨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雒城闻雁》的创作可能源于作者在某个清朗的夜晚,看到飞雁时的触动,结合自身经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向往。
诗歌鉴赏:
《雒城闻雁》通过描绘月夜和飞雁的景象,深刻表达了思乡之情。诗的开篇以“明月照苍苔”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紧接着,“横空一雁来”一语,生动地展示了飞雁的孤独与自由,象征着游子的心情。后两句描写了雁的影子和叫声,配合晚风,传达出一种悠远的思绪。
诗中提到的“塞北征人思”,更是将思乡情绪推向高潮,征人远离家乡,内心充满了对亲人的挂念。与此同时,“闺中少妇哀”则展现了另一种情感,年轻妻子在夜晚的孤独和对丈夫的思念。最后一联“江南别业在,丛桂几枝开”则通过桂花象征着美好与希望,暗示着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世界,既有个人的细腻情感,又有对家国的深切思考,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月照苍苔:明亮的月光照在青苔上,创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暗示夜晚的静谧。
- 横空一雁来:一只大雁飞来,象征着孤独的游子,这里引入了远行的主题。
- 影翻飞叶堕:雁的影子翻飞,落叶随之而下,表现出一种动与静的对比,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声带晚风回:雁的叫声伴随着晚风回荡,形成了一个声音的意象,增强了思念的氛围。
- 塞北征人思:北方的征人思念故乡,直接表明了思乡的主题。
- 闺中少妇哀:少妇的哀愁,与征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两种情感的共鸣。
- 江南别业在:提到江南的别墅,暗示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渴望。
- 丛桂几枝开:桂花的开放象征着美好的希望,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明月照苍苔”比喻夜晚的清冷和孤独情感。
- 拟人:晚风带着声响,赋予自然界以情感。
- 对仗:如“征人思”和“少妇哀”,形成情感的呼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情感,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乡和孤独。
- 大雁:象征游子,表达离别与思念。
- 苍苔:象征幽静和清冷。
- 桂花:象征美好与希望,代表着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A. 希望
B. 思乡
C. 快乐 -
“塞北征人思”中的“征人”指的是? A. 学者
B. 士兵
C. 渔夫 -
诗中提到的“丛桂几枝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他人的嫉妒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同样表达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 也描绘了月夜下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雁丘词》(元稹): 描述了凄美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这些诗作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李白与杜甫的诗词对比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雒城闻雁》这首诗的意蕴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