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燕子矶》

时间: 2025-01-11 07:45:12

又系兰桡驻水滨,小亭重上独逡巡。

恰看白下还斜照,剩对青山似故人。

几杵疏钟江寺晚,半篱寒艳菊花新。

凭栏更诵登临句,望里山川尚有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过燕子矶
作者: 蔡琬 〔清代〕

又系兰桡驻水滨,小亭重上独逡巡。
恰看白下还斜照,剩对青山似故人。
几杵疏钟江寺晚,半篱寒艳菊花新。
凭栏更诵登临句,望里山川尚有神。

白话文翻译:

再一次把画舫停靠在水边的小亭子上,独自徘徊。
正好看到白天的阳光斜斜地照射下来,依旧面对青山,仿佛是老朋友。
江边的寺庙传来稀疏的钟声,半篱笆旁寒冷的菊花正盛开。
我凭栏吟诵登高的诗句,远望山川仍然充满生机。

注释:

  • 兰桡:指的是用兰草编制的船桨,这里用以作舟的象征。
  • 白下:指白天的阳光,也寓意光明和希望。
  • 青山:象征着永恒的友谊与自然之美,似乎是老朋友般的存在。
  • 疏钟:指寺庙传来的稀疏的钟声,带有一种悠远的感觉。
  • 寒艳菊花:指在寒冷的气候中依然盛开的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登临句:指的是登高时所吟诵的诗句,表达登高望远的情怀。

典故解析:

  • 燕子矶:位于长江边,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古代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吟咏。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长寿,尤其在寒冷的季节中绽放,更显其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蔡琬,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婉约的情感著称。她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蔡琬重游燕子矶之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清代文人对山水的崇敬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重过燕子矶》是一首描绘自然美与人文情怀交融的佳作。诗人在小亭上驻足,感受阳光斜照与青山相伴,产生了一种深切的共鸣。诗中的“青山似故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亲切感,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随着夕阳西下,寺庙的钟声响起,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而“寒艳菊花新”则展现了生命在逆境中依旧顽强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诗中所融入的音乐感和画面感,使得读者不仅感受到景色的美,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人通过对景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景合一”的美学思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又系兰桡驻水滨:再次将小船停靠在水边,表现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熟悉与喜爱。
    2. 小亭重上独逡巡:在小亭中独自徘徊,强调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3. 恰看白下还斜照:阳光斜照,营造出温暖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4. 剩对青山似故人:青山如老朋友般亲切,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深厚感情。
    5. 几杵疏钟江寺晚:江边的寺庙传来稀疏的钟声,带来一种宁静的意境。
    6. 半篱寒艳菊花新:寒风中盛开的菊花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7. 凭栏更诵登临句:在栏杆前吟诵诗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8. 望里山川尚有神:远望山川,依旧充满生机,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山比作故人,突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对仗:如“几杵疏钟江寺晚,半篱寒艳菊花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意象分析:

  • 兰桡: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 青山:代表着永恒与友谊,表达了人与自然的深厚感情。
  • 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坚强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青山似故人”是什么意思?
    A. 青山像一个老朋友
    B. 青山是一个陌生人
    C. 青山是诗人的敌人

  2. 填空题:诗中的“寒艳菊花新”象征着________

  3. 判断题:诗人对燕子矶的感受是积极的。 (对/错)

答案

  1. A
  2. 坚韧;高洁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江南春》 by 杜甫
  • 诗词对比

    • 在杜甫的《登高》中,同样描绘了山河的壮丽与人生的感慨,情感更为激昂。
    • 而蔡琬的《重过燕子矶》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展现出一种柔和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蔡琬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与修辞》
  • 《山水诗的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