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美人肩》
时间: 2025-01-11 03:02: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美人肩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此日鸦侵,当年丝覆,格韵偏赊。想向月凭时,削成软玉,将云护着,衬出明霞。
两两同随,双双并比,应羡风流是陆家。愁多处,似相思担尽,绕遍天涯。
每因午倦频加。便侧着芙蓉自枕他。更昵语羞应,笑时微耸,慵情漫倚,亸处恒斜。
娇若难胜,瘦如欲脱,寒倩萧郎半袂遮。长相并,觉偎红拥翠,胜拍洪崖。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一天,乌鸦飞来,令我想起往日的情景,韵味似乎有些淡薄。
我想倚着月光,像是削成的软玉,云朵环绕,映衬出明亮的霞光。
两个人相伴而行,双双相对,应该羡慕的是陆家的风流才子。
愁苦多多,宛如思念的重负,漫游天涯。
常常因为午后疲倦而加重思绪,便侧身让芙蓉花自枕于他。
更是亲昵的细语羞涩回应,微微一笑时肩膀轻轻耸动,懒洋洋地依靠,身姿斜倚。
娇弱得似乎难以承受,纤细得仿佛要脱身,寒冷的月光下,萧郎的半袖轻轻遮掩。
长久相伴,感觉彼此依偎如红花拥翠叶,胜过那巍峨的洪崖。
注释:
- 鸦侵:指乌鸦飞来,象征着忧愁或不幸。
- 丝覆:指往日的情感或回忆。
- 削成软玉:形容柔美的姿态。
- 陆家:指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象征文人之间的风流。
- 芙蓉:指荷花,常用来比喻美女。
- 寒倩:指在寒冷中美丽且娇羞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以宁,明代女诗人,以其清丽婉约的诗风闻名,作品多描写生活、爱情与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明代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当时女性在情感与生活中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沁园春•美人肩》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抒情诗,通过描绘美人的身姿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乌鸦”、“月光”、“云朵”和“芙蓉”,这些意象不仅营造了一个柔美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惆怅与思念。诗人通过对美人娇弱姿态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在这一过程中,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邃。
整首诗风格典雅,语言华美,充满了明代文人特有的细腻与柔情。同时,诗人在描写美人肩头的细微之处,逐渐引导读者感受到一种朦胧而又强烈的情感冲突,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具层次感。美人似乎是那样的脆弱,却又在爱情中散发出无比的力量,这种矛盾的结合使得诗歌更显深刻。诗人最终将情感凝聚在“长相并,觉偎红拥翠”,表达出一份对幸福与美好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日鸦侵:描绘了一种阴郁的情景,暗示情绪的低落。
- 想向月凭时: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削成软玉:形容美人的柔美姿态。
- 应羡风流是陆家:暗指美好爱情的羡慕。
- 愁多处:展现了深藏的愁苦情感。
- 娇若难胜,瘦如欲脱:用来描绘美人的脆弱与娇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削成软玉”比喻美人柔美,生动形象。
- 拟人:如“云护着”使得自然元素更富有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美人肩头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脆弱与坚强,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鸦:象征忧愁与不幸。
- 月光:象征思念与美好。
- 芙蓉:象征美丽与柔情。
- 云朵:象征温柔的保护与包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乌鸦”象征什么? A. 幸福
B. 忧愁
C. 美丽 -
“削成软玉”形容的是哪种情感? A. 坚韧
B. 柔美
C. 激烈 -
“应羡风流是陆家”中的陆家指的是? A. 陆游与唐婉
B. 陆地家园
C. 陆家父子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董以宁与李清照,两位女诗人在抒写爱情时采用的意象与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