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黄鸡晓唱玲珑曲》

时间: 2025-01-27 03:22:22

黄鸡晓唱玲珑曲。

人生两鬓无重绿。

官柳系行舟。

相思独倚楼。

来时花未发。

去後纷如雪。

春色不堪看。

萧萧风雨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黄鸡晓唱玲珑曲
作者: 方千里 〔宋代〕

黄鸡晓唱玲珑曲。人生两鬓无重绿。
官柳系行舟。相思独倚楼。
来时花未发。去後纷如雪。
春色不堪看。萧萧风雨寒。

白话文翻译:

清晨,黄鸡啼鸣,唱着玲珑的曲调。人生在世,两鬓却已无青翠的绿意。
官柳拴住了行船,我独自倚靠在楼上,思念远方的你。
来的时候花未盛开,离去之后却如雪花纷飞。
春天的景色让我无法忍受,萧瑟的风雨让人感到寒冷。

注释:

  • 黄鸡:指的是公鸡,代表清晨的到来。
  • 玲珑曲:形容曲调清脆动听。
  • 人生两鬓无重绿:指人的鬓发已渐白,象征岁月的流逝。
  • 官柳:指的是一种柳树,常用来系船,暗示归航的意象。
  • 相思独倚楼: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
  • 来时花未发:来时花还未开放,象征着未曾经历的美好。
  • 去後纷如雪:离去后如雪花般纷飞,暗示着离别的伤感。
  • 春色不堪看:春天的美景让人难以忍受,表达了内心的失落。
  • 萧萧风雨寒:描述了凄冷的环境,增强了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千里,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春季,诗人可能经历了一段离别或思念的时光,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寂和惆怅。

诗歌鉴赏:

《菩萨蛮·黄鸡晓唱玲珑曲》是方千里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整首词通过清晨的黄鸡啼鸣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词中开篇的“黄鸡晓唱”不仅描绘了清晨的情景,更暗示了新的开始与时间的流逝。随着“人生两鬓无重绿”的自述,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生命的短暂和青春的逝去。

接下来的“官柳系行舟”则生动地展现了离愁别绪,柳条轻柔,象征着依依惜别的情感。“相思独倚楼”更是将思念的情绪推向高潮,独自倚靠在楼上,满腔思绪无处倾诉,令人心生怜惜。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来时花未发,去後纷如雪”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离去后的纷飞如雪,传达出一种无尽的失落。最后一句“春色不堪看,萧萧风雨寒”是对当下心境的真实写照,春日的美景因内心的孤寂而失去了欣赏的价值,凄冷的风雨更是加深了这一份寒意。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爱情失落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鸡晓唱玲珑曲:描绘清晨的宁静,伴随着公鸡的啼鸣,形成了一种清新的意境。
  • 人生两鬓无重绿:人生的经历使得两鬓渐白,暗示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 官柳系行舟:柳树轻柔,如同相思的情感,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牵挂。
  • 相思独倚楼:孤独的思念,表明心中满是对远方人的情感。
  • 来时花未发: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去後纷如雪:形容离别的伤感,雪的纷飞象征了无尽的思念。
  • 春色不堪看:春天的景色因内心的失落而变得令人难以忍受。
  • 萧萧风雨寒:天气的寒冷反映了心境的凄凉,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人生两鬓无重绿”以鬓发的颜色比喻人生的老去。
  • 拟人:“黄鸡晓唱”赋予动物以人类的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来时花未发,去後纷如雪”,前后对仗工整,增加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爱人的思念。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鸡:象征清晨,生命的开始。
  • 官柳:象征柔情,牵挂。
  • :象征孤独,思念的空间。
  • :象征美好与青春。
  • :象征离别与思念的纷飞。
  • 风雨:象征心境的寒冷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鸡晓唱玲珑曲”中“黄鸡”代表什么?

    • A. 清晨
    • B. 夕阳
    • C. 秋天
    • D. 冬雪
  2. “人生两鬓无重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年轻
    • B. 失落
    • C. 喜悦
    • D. 希望
  3. 诗中提到的“官柳”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归属
    • C. 思念
    • D. 快乐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离愁,但风格更为柔婉。
  • 《雨霖铃·寒蝉凄切》:在情感深度上与《菩萨蛮》相似,但更加强调离别的痛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学通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