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同年吴瑴尉乌程 宋祁 〔宋代〕 鼓鼓报曙天,归趁越人船。 闽月长留梦,吴门自是仙。 漆书多汗竹,圭祀有名田。 剩著凌云赋,囊帷待奏篇。
白话文翻译:
黎明的鼓声报告着天亮,你将乘着越人的船归去。 福建的月亮常常留在梦中,吴门之地自然如同仙境。 用漆书写的文字多汗湿竹简,祭祀之地有着有名的田地。 你还有许多凌云壮志的赋文,期待在囊帷中奏上篇章。
注释:
字词注释:
- 鼓鼓:指黎明的鼓声。
- 曙天:天亮时分。
- 趁:乘着。
- 闽月:指福建的月亮,象征着诗人的故乡。
- 吴门:指吴地,即今江苏一带。
- 漆书:用漆书写的文字。
- 汗竹:指竹简,古代书写材料。
- 圭祀:古代的祭祀。
- 名田:有名的田地。
- 凌云赋:指壮志凌云的赋文。
- 囊帷:指文书存放之处。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诗人与同年的离别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与兄宋庠并称“二宋”。此诗是宋祁送别同年吴瑴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离别的不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祁与同年吴瑴分别之际,吴瑴将前往乌程(今浙江湖州)任职,宋祁以此诗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己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首联通过黎明的鼓声和越人船的意象,描绘了友人离去的场景。颔联以福建的月亮和吴门的仙境作比,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赞美了吴门的美景。颈联通过漆书和圭祀的描写,展现了友人的学识和地位。尾联则以凌云赋和囊帷待奏篇,寄托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祁诗歌的清新脱俗之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鼓鼓报曙天,归趁越人船。
- 黎明的鼓声报告着天亮,友人将乘着越人的船归去。
- 闽月长留梦,吴门自是仙。
- 福建的月亮常常留在梦中,吴门之地自然如同仙境。
- 漆书多汗竹,圭祀有名田。
- 用漆书写的文字多汗湿竹简,祭祀之地有着有名的田地。
- 剩著凌云赋,囊帷待奏篇。
- 友人还有许多凌云壮志的赋文,期待在囊帷中奏上篇章。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吴门自是仙”,将吴门比作仙境。
- 对仗:如“鼓鼓报曙天,归趁越人船”中的“鼓鼓”与“归趁”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 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鼓鼓:黎明的鼓声,象征着离别的时刻。
- 闽月:福建的月亮,象征着诗人的故乡。
- 吴门:吴地,象征着友人将去的地方。
- 漆书:用漆书写的文字,象征着学识。
- 圭祀:古代的祭祀,象征着地位。
- 凌云赋:壮志凌云的赋文,象征着未来的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鼓鼓”指的是什么? A. 鼓声 B. 鼓乐器 C. 鼓风
- “吴门自是仙”中的“吴门”指的是哪里? A. 福建 B. 江苏 C. 浙江
- “漆书多汗竹”中的“漆书”指的是什么? A. 用漆书写的文字 B. 漆制的书 C. 漆黑的书籍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祁的其他送别诗,如《送同年张子野赴官南海》等。
诗词对比:
- 与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对比,两者都是送别诗,但王勃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自己的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祁诗集》
- 《中国古代送别诗研究》